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迷途北岛诗歌读书笔记

迷途北岛诗歌读书笔记

《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七十年代末直至八十年代中,中国诗坛出现了一股名之为“朦胧诗”的风潮,习惯了新中国诗歌样式的读者多用此来指责这一批作者的晦涩难懂,因为他们在一首诗中找不到一个简洁明了的“中心思想”,也看不到曾经熟知的昂仰气派。在阅读“朦胧诗”的过程中,读者遭遇的一片“象征的森林”,众多意象枝繁叶茂地伸展着,昏暗了原本应该笔直宽阔的道路,读者在“小路上”时刻面临“迷途”的威胁,又随时有着柳暗花明的惊喜。这种阅读经验打击了当时人的期待视野,但似乎更切合诗歌本身的要求。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迷途》不仅完整地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而且由于内容的关系,它几乎也成了我们阅读诗歌的一个寓言。

“朦胧诗”之所以朦胧,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这批诗人重新发现了诗歌意象的繁复性和多意性,用形象思维的跳跃、逆转和矛盾共存修正了以往诗歌的单意性和线性思维模式。如在这首诗中,“鸽子的哨音”常规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而且也的确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但它指引的却是 “挡住了天空”的森林中的小路以及随后的“迷途”,光明与幽暗在矛盾存。这一矛盾现象又重现在寻找的结果中,“蓝灰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 “深不可测”都充满了虚幻色彩,似乎正合“迷途”中不真实与错误的暗示;但第二人称直呼的“你”,以及那双“眼睛”,无疑是真实的,至少对诗人的心理期待而言是如此。这种亦真亦幻、光暗闪烁的色彩正源自对意象中多意性的展示。第二个原因是,诗作者有明显的怀疑与自省意识,从而更强化了诗歌涵义的暧昧。这首诗中,诗人显然在置疑常规的寻找—克服障碍—找到模式,而是自觉接受了“迷途”,正是在这一次“理性”的放弃与自我意识的故意沉睡中,寻找的目标出现了。但诗人并不能无条件地相信这个目标,因为它只是水中的“倒影”,只是一双寓意无穷而又空洞的“眼睛”。这“眼睛”,也许是进一步迷途的,但也是对于下一次寻找的召唤,一如诗歌开首处“鸽子的哨音”。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也是一次寻找。我们受诗人的召唤走上,但目标并不明确,一如那双眼睛,只能闪烁在森林深处幽暗的湖泊中。但寻找的过程是充满意味的,它在时刻的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进,于矛盾和迷惑中寻得个人的理解。因此,这首诗又恍似一篇阅读的寓言,提醒着我们诗歌阅读中的微妙之处。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最经典音乐 探索情感深处的...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它驱动着我们追求真爱、坚守信念和克服困难。这股力量源自于一种特别的情感状态——无欲。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感情里的...
道德经与道教的联系 在诗词的海洋中...
探寻美丽之源 诗词,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言语为媒介,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与自然景观融合而成。从古至今,无数名家笔下的作品,如同璀璨的星...
道教最厉害经文 修道境界从初心...
一、初心之境 在修行的起点,每位修士都怀抱着对真理的渴望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个阶段,修士们往往会遇到许多困惑和挑战,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逐步理...
道德经和道教的关系 性恶论探究从古...
性恶论探究:从古代思想到现代哲学的批判性分析 一、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关于人的本质和社会秩序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讨论的焦点。性恶论是一种关于人的本质...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