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间谍始于何时

间谍始于何时

间谍,是国家情报机关派出或指使进行窃取、刺探、传送机密情报或进行颠复、破坏活动的人员。在中国的历史上,各朝的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间谍的使用。他们遴选了各种人才,设置了专门机构,投入了大量金钱,使用了各种手段,为他们进行向外扩张或巩固政权服务。春秋末期的孙武,在著述的《孙子》兵法中阐述了间谍的作用和间谍的分类。他把间谍分为五种,“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提出要任用大智亲信去进行间谍活动。“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强调用间要极端秘密,“事莫密于间”等等。那么中国究竟何时有间谍的呢?

《战国策》记载,郑武公在伐胡前,曾反用了敌方的间谍,使胡麻痹,从而一举袭击成功。“郑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子妻胡。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思其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袭胡取之”。

传说中西周的太公吕望,曾为西周做过间谍。《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望博闻强记,曾在殷朝做过官,知道商王朝的许多机密;他也到过各诸侯那里进行游说过,了解各方国的情况。“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而率西归周西伯”。他到了西伯那里,根据掌握的商朝情况和天下的形势,提出各种建议和制定各种正确的决策,使商朝的诸侯、重臣叛变纣王,投归西伯,有效地瓦解了殷王朝。所以《孙子》兵法中称:“周之兴也,吕牙在周”。把周朝的兴起归功于吕望在殷的间谍活动。

《吕氏春秋。慎大览》记载,商在灭夏前,曾使用伊尹为间谍两次去夏朝进行间谍活动。伊尹原来是有莘氏的媵臣,有莘氏嫁女时,作为陪嫁的一名奴隶、随着有莘氏嫁到汤家司烹。以后,受到了汤的赏识,于是两次派伊尹去夏王朝了解情况,进行间谍活动,为了使夏桀不怀疑伊尹,由汤亲自射伊尹,表示其有罪才逃亡。“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报于毫。……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又复往视

旷夏,……“伊尹到夏后,一方面积极宣扬汤之仁德,消除夏王与汤之间的嫌隙;一方面积极刺探夏的机密,调查中原的地形;同时以重金收买夏朝重臣,离间君臣之间以及夏王朝与各方国、部落的关系,并使一些有影响的臣子叛变投商,从而孤立了夏王,为商朝覆灭夏王朝的作战创造了可靠的条件。另据《左传》、《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少康时,在攻打过、戈两个方国的时候,曾派汝艾和季抒进入两国,了解情况,查明地形,收买重臣,进行间谍活动,为灭两国创造条件。“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注“哀元年传使汝艾谍浇。……汝艾,少康臣谍侯也”。又“伯子抒帅师灭戈”。

注:“灭戈前,先使其弟季抒诱之耳”(《竹书纪年。帝太康》)。以上这些传说都可算中国早期的间谍史,但究竟哪一个可信,可算最早使用间谍的鼻祖呢?看来还得进一步查证。

(庞成保)

标签:

猜你喜欢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 张三丰在历史上...
张三丰,一个在中国武侠文化中极为著名的角色,他不仅是武当派的创始人,而且在道教中的地位也颇为重要。然而,关于他是否是道教创始人的问题,却常常引起争论。在探...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 九字真言效应及...
九字真言效应及其对压力增强的学术探究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一些简单的口诀或是咒语来缓解紧张情绪或是寻求心理平衡。近年来,一种名为“九字真言”的...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修行的最高境界...
是什么使得修行者能够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力量的提升?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修行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提升。修行可以是武术、哲学,也...
无所为而无所不为原文 字与心相随步履...
序言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积极向上的态度,便成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在这份书法格言大全励志中,...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