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陈桥驿兵变是怎么一回事

陈桥驿兵变是怎么一回事

建隆元年(960 年)春天,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命出征,抵御契丹和北汉的侵犯,但是军到汴梁(开封)东北的陈桥驿,部众发动兵变,给他披上黄袍。第二天,赵匡胤回到汴梁,登上了皇帝宝座,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从此,结束了自安史之乱后的200 年混乱局势,四分五裂的中国又得到了统一。赵匡胤轻易夺得政权,旧史书归因于“人望固已归之,于时主少国乱,中外始有推戴之意”;宋王朝君臣也每称是“本朝以揖让得天下”。(魏泰《东轩笔录》)可是,大概也有破绽之处,在赵匡胤陈桥兵变前,有记载说,他的母亲、姐姐以及政敌韩通之子、学士陶谷等都在不同角度窥测赵匡胤将返朝称帝,汴梁民众也有风传,“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涑水纪闻》卷一)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因此,几十年后,郑州知府李淑因作“弄耜牵车晚鼓催,不知门外倒戈回”的诗句而获罪罢官。但陈桥兵变事由,千百年间仍为人怀疑,有如岳蒙泉说:“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绿雪亭杂言》);查初白也称:“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敬业堂集》)。

本世纪初,蔡东藩撰写演义小说,于此提出种种疑问,他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史家但言非宋祖意。吾谓是皆为宋祖所欺耳。”接着他提出,契丹和北汉何以不闻深入?点检作天子之谣,自何而来?何来黄袍?在赵匡胤称帝时,何以首赏功臣?……“足见宋祖之处心积虑,固已有年”,“第

借北征事瞒人耳目而已“(《宋史演义》)。类似这种看法,也见于部分通史和专著,尚钺说:”赵匡胤虚报辽和北汉联合入侵,借奉命出征的机会,利用五代以来将士拥立的风气,在陈桥驿组织兵变,自立为帝。“(《中国历史纲要》)陈登原以为这是阴谋,”所谓陈桥兵变,真曹丕所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者也。“并以周太祖郭威亦为士兵拥立为帝之例说:”即黄袍加身,亦不止陈桥兵变时为然矣。“(《国史旧闻》)张家驹亦称,”其实所谓契丹入侵,仅仅是一个谎报,它不过是赵姓集团实现阴谋的一个步骤罢了“,”利用出兵机会,得以提早实现他的阴谋“。(《赵匡胤》)

另一种说法,大体循旧史韦:“匡胤奉命出兵时,汴京已有传说,将士将拥立都点检为天子”,“乃于夜深强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逼令作天子,并逼回京,先即皇帝位。”(《中国通史》)也有人认为陈桥兵变前,镇、定两州并非“谎报”军情,“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这两州守将“都不是赵氏集团的人”,“他们怎么可能去配合赵氏兵变而谎报军情呢?”“契丹趁后周‘主少国乱’之机,起兵人寇是完全可能的。”(《历史知识》1984年第5 期)陈桥兵变是有史可查的,正是这次兵变才导致赵匡胤称帝。但它是赵匡胤预谋,一手操纵,还是遵循五代将士拥立主帅旧例?这还是个谜哩!

(盛巽昌)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必须会背的经文 探寻德道经的奥...
探寻德道经的奥秘:古代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探寻德道经的奥秘》 在浩瀚的书海中,有一部古籍,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德...
《道德经》金句 在无为的哲学里...
无为之道 无为之道,是一种看似简单却又极其深奥的生活态度。它提倡的是一种放松、顺应自然、不强求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无为并不意味着懒惰或缺...
100个道教经典小故事 老师跳舞突然被...
教室里发生了什么? 在一个平凡的上午,学校的一间普通教室内,一位名叫李老师的中学物理教师正准备上一堂课。他的学生们已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了,等待着老师开始讲...
老子81章原文及翻译 我行其野自主探...
自主选择道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追求的事业或生活方式。我行其野,就是要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