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经典 >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

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的《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赏析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又题作《怅诗》,文亦有不同:“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全唐诗》卷五二四)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围绕“叹”字着笔。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标签:

猜你喜欢

老子道德经全文朗读 现代社会中我们...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道教是中国古代宗教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至于道教创始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吗 无为之用方为大...
什么是无为之用方为大用?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在追求着更高效、更快捷的生活方式。我们经常听说“无为而治”这样的概念,但它的具体应用和意义又是什么呢? 如...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追溯历史解密孔...
一、历史的传承与认证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先师”,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承认孔子的后代时,国家只认可了7...
老子原版道德经 无为故无败解读...
在古代哲学中,“无为”一词常被用来形容一种不干预、不强求的态度和方法。它源于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认为通过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预,可以达到更高效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