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外篇刻意第十五庄子集解

外篇刻意第十五庄子集解

刻意尚行,其意峻刻,其行高尚。离世异俗,高论怨诽,李云:“非世无道,怨己不遇。”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宣云:“非,犹轻。”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司马云:“枯槁,若鲍焦、介推;赴渊,若申徒狄。”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自修其身。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成云:“此平时治世之士,施教诲物之人,若宣尼之居洙、泗,子夏之在西河。”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并兼敌国。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宣云:“无为,犹言闲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成云:“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纳新,如熊攀树而自悬,类鸟飞空而伸脚。”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李云:“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郭云:“忘,故能有。”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宣云:“不立一极而美无不全。”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惔同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释文:“质,正也。”宣云:“本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释文:“休,息也。”俞云:“此本作‘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休焉’二字,传写误倒。天道篇‘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与此文法相似,可据以订正。”案:郭注、成疏、陆释,皆止一“休”字,俞说是也。此后来刊本之误。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郭云:“任自然而运动。”其死也物化;郭云:“蜕然无所系。”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郭云:“动静无心,而付之阴阳也。”案:四语又见天道篇。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管子心术篇:“去智与故。”此用其语。淮南主术篇高注:“故,巧也。”循天之理,成云:“循,顺也。”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四语亦见天道篇。“灾”,彼文作“怨。”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宣云:“无心于取必。”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此语亦见天道篇。虚无恬惔,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郭云:“至德常适,故情无所概。”一而不变,静之至也;郭云:“静而一者,不可变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郭云:“其心豁然确尽,乃无纤介之违。”不与物交,惔之至也;郭云:“物自来耳,至惔者无交物之情。”案:惔同淡。无所于逆,粹之至也。郭云:“若杂乎浊欲,则有所不顺。”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宣云:“又将腐浊。”天德之象也。宣云:“静而日运。”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郭云:“若夫逐欲而动,人行也。”此养神之道也。夫有干、越之剑者,司马云:“干,吴也。吴、越出善剑。”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宣云:“不可得而迹象之。”其名为同帝。宣云:“与天帝同用。”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合于自然之理。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成云:“体,悟解也。妙契纯素之理,则所在皆真道也。”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德经全文播放 道家八段锦内外...
一、道家八段锦:内外兼修的古老健身艺术 道家八段锦是一种集祈福、保健于一体的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能锻炼...
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 道法自然从庄子...
道法自然:从庄子到张三,探秘古代智者反差人生 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传奇和智者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生活态度,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道家著名人...
怎么查自己有没有仙缘 道教神功隐世高...
一、道教神功:隐世高人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精神世界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面对着繁重的工作和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
道德经对顺势而为的句子 道术与经典-碧...
碧血丹心:道士念的经文 在中国古代,道教作为一种深受民众喜爱的宗教信仰体系,其核心思想围绕着修炼、内丹和外丹等概念展开。道士们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希望达到不...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