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少数民族的钟情糯食与酸香喜爱之秘密
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苗族以糯米为贵,将其视作丰收与吉祥的象征。他们深爱酸味,自古便有“秤不离砣,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的饮食中,以酸味为主,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之说。几乎每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即所谓的酸坛,用来保存蔬菜、鱼、肉和鸡等。
当家中的青菜或其他蔬果熟透时,便会制作当家的特色菜肴——腌酸菜。这道菜肴既可作为劳作后的午餐下饭,也能在寒冷季节煮成汤食用,或将生青菜泡入凉井水喝,是解渴消暑佳品。
除了腌鱼和腌肉外,还有一种独特的做法叫做咂酒,这是一种传统酿造工艺。在咂酒制作过程中,他们会使用糯米、小麦、高粱、小米和稗子等原料,上锅蒸熟后,再通过特殊的手工操作,使得酒液变得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可用于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以及消除疲劳。
饮用咂酒时,一般围坐一圈,由年长者开始,然后由左至右依次轮流饮用。当瓮内剩余少量时,便告结束,不再续饮。此外,在苗族文化中,还流传着关于咂酒的一段故事:翼王石达开曾经路过大方,与六寨苗族同胞共享此美妙佳肴,他即席吟诗赞叹了这款美酒及其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