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客家人为什么总是上下左右因为他们的艺术更擅长画地自食

客家人为什么总是上下左右因为他们的艺术更擅长画地自食

客家人的方位感趣事:从“上下左右”到历史的深度

在客家人心中,方向不再是简单的东西南北,而是上下左右,这种独特的方位感源于他们古老而复杂的地理环境。梅城人说“下大埔”“下丰顺”,大埔人、丰顺人则用“上梅城”。兴宁人和五华人来到梅城时,也会称之为“下梅城”。那么,“上”与“下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

原来,这一切都与河流有关。梅州境内河流密布,有韩江、梅江和汀江等。其中,梅江被视为客家人的母亲河,全长307千米,支流众多,它发源于乌突山七星岽,沿莲花山北麓自西南向东北穿流五华河口,最终汇入韩江。

历史上,由于客属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加之水路安全可靠,因此不同县域百姓间往来主要依靠水路进行。当走水路时,“溯江称作‘上’”,而顺流则叫作“下”。这正是现代我们所说的"上"与"下的由来。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便很难再用"上""下"表示移动了,只能改说"过"或者"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各县市区之间更常走陆路,而水路除了运送河沙、捕鱼外,就很少有人问津了。不过,即使如此,“左”、“右”的概念仍然非常重要,如站在对方角度指示:“左片侧”、“右手片”,直观形象且简洁明了。

由于历史上的客家多生活在环境封闭、视野受阻的山区,所以东西南北几乎派不上了。久而久之,它们就完全被更为直观,更接地气的“上下左右所取代了”。

因此,当你听到一个客家朋友说起他的祖籍或旅行计划时,不妨注意一下他是否使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东西南北还是更加亲切的人情味十足的方位词——那就是故事背后的深刻文化根基。在这里,每一次提及,都蕴含着对过去岁月记忆的一次回顾,一次对自己根源的地方的情感追求。

标签:

猜你喜欢

修道入门心法 从庄子到现代道...
一、引言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始终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的“无为”思想,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
国家公布修仙真实存在 如何理解悟在天...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悟”字代表了超越表面的理解,达到内心的顿悟,而“天成”则意味着自然之道,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和本质。结合起来,“悟在天成”这句...
道德经无为而治原文 心境雅致通过古...
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一丝宁静的港湾,是每一个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人的心愿。古代诗人的笔下,流淌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养性...
人生座右铭大道至简无欲则刚 在人生道路上达...
悟在天成,是一种内心的觉醒和理解,意味着个体能够超越外界的干扰和偏见,直接接触到宇宙的真理。它是一种深刻的智慧,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以及自己的位置。...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