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四月四元宵龙艺展销会
我们中国人对于元宵佳节往往是比较重视的,各地有各地的过法。而在闽南地区,则以舞龙、龙艺的方式去庆祝元宵佳节。勤劳的人们用自己传统的“龙艺”方式庆祝春天的到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硕果丰收。
龙艺是平和县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龙艺一般由“龙头”、“龙段”、“龙尾”三部分组成。每块木艺板称“节”。每节长约3米,宽约0.3米,木制。每节艺板由两位壮汉肩抬,称“扛艺”。
每块艺板上站一位5至8岁少女或少男,全部按戏曲人物打扮,称“艺旦”。以前,要是哪家的小孩被选中了去“装艺”,则是非常荣幸的,还可以得到一定的酬金。而在当今,要想你家的小孩去“装藝”,除了要交一笔钱外,还要走后门才能荣幸地当选。
四月四日,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回顾了福建平和县在这个时候举办的大型展销会,那里的居民通过展示他们精湛的手工制作物品,如木雕、陶瓷等,以此来庆祝这一美好时刻。
从明末清初开始,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活动,当时人们会结采架,用童男女靓妆立架上,再扮演故事,将其推向集市。这显然是今天所谓的"采架"雏形。在解放前,由于资金有限,每户或几户共同负责一个小部分,而到了50年代后,这些活动逐渐由集体举办,更为华丽大气。
近年来的发展,让这些传统手工制作更加现代化,比如使用科技手段提升生产效率,使得这些作品更加精致美观。此外,这些展销会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文化遗产,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正月十五晚上,在这特殊而又充满欢乐祥和的情境下,我们看到数尾龍藝游走在縣城街道,有着自己的節奏和韻律,它們似乎在诉说着古老但永恒的话语——慶祝生命之歌,一起歡慶這個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