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龙艺迎清明节物品闹元宵
我们中国人对于元宵佳节往往是比较重视的,各地有各地的过法。而在闽南地区,则以舞龙、龙艺的方式去庆祝元宵佳节。勤劳的人们用自己传统的“龙艺”方式庆祝春天的到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硕果丰收。
龙艺是平和县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龙艺一般由“龙头”、“龙段”、“龙尾”三部分组成。每块木艺板称“节”。每节长约3米,宽约0.3米,木制。每节艺板由两位壮汉肩抬,称“扛艺”。
每块艺板上站一位5至8岁少女或少男,全部按戏曲人物打扮,称“艺旦”。以前,要是哪家的小孩被选中了去“装艺”,则是非常荣幸的,还可以得到一定的酬金。而在当今,要想你家的小孩去“装艺”,除了要交一笔钱外,还要走后门才能荣幸地当选。
龙藝节数不一,有24節、36節、48節多種。一九八六年中秋節,平和縣九峰鎮黃田村結扎了一尾龍藝,是闽南历史上最長的一尾龍藝。
平和始有龍藝,当不迟于明末清初。在解放前的时期,每户或每二三户负责结一节艺术,“装艺术”的人不但要出钱还要出人扛艺术,并视扛艺术为光彩事。
五十年代后,由集体举办活动,如今已经成为传统保留节目,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也成为民俗文化展示载体深受欢迎。
近年来,以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传统‘龍藝’增添迷人的色彩,为古老‘龍藝’增添新生命力。
正月十五晚上,每年都有举行Dragon Dance and Lantern Festival活动,在县城街道游走配套彩车摇伞队同步前行,把夜空渲染得分外美丽,让整个县城成了欢乐海洋呈现普天同庆闹元宵欢乐祥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