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竹雕刀尖风雅探寻民俗形成之谜在社会纵深
客家竹雕:探寻民俗形成之谜在社会纵深
①备料
客家人对竹的欣赏与利用自古有之,竹雕艺术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并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清秀挺拔、刚直坚韧、虚中洁外、四季青翠等特点,被视为祥瑞风雅之物。
②刮青
赣南多山,山中多竹。赣南客家竹雕源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其工艺精湛,品位高雅、别具一格,深受人们喜爱。在章贡区,这种技艺传承创新之风极盛。
③开竹
选用向阳山坡的孟宗竹和桂竹,一般存放一个月,再用特制的中草药浸泡,以防虫蛀和开裂,并强其刚韧。晾干后,即可进行雕刻制作,其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制坯、绘图、粗雕、精雕、打磨抛光及上漆等步骤。
④浸泡
关键的雕刻环节中,采用了不拘一格的“乱真雕刻法”,其主要技法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或高浮 雷等。有的粗犷简练,有些精细入微,每一种都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
⑤描图
顺从手感讲究刀法,将胸中的奇思按形施艺,使得细微处纤毫毕现,如亭台楼阁山水树木惟妙惟肖;豪放处寥寥数刀飞禽走兽人物神韵活灵活现,让人拍案叫绝,可谓是指尖上的艺术刀尖上的风雅。
⑥创意设计
客家人的民俗形成,是长期积淀而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融合了地域文化与民族特色,不断发展壮大。而这种文化遗产被不断地通过新技术、新媒介展现在世界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爱这一美丽瑰宝。
⑦打磨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章贡区将客家竹雕传承人纳入文化艺术储备人才库,并定期在中小学开设客家竹 雒课堂,让孩子们学习这门客家的传统技艺,从小接受客家的文化艺术浸润。(赖联明李成生记者邹忠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