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镇中国民居的根韵之地
美浓,位于南部高雄县,原称“弥浓”,因本地以水为源、汲用不息,取名“弥”,镇民皆务农而取“农”的谐音“浓”。1736年,客家垦民在此建立“弥浓庄”,自此展开了这个小镇的历史。1883年,小镇改名“美浓”至今。这里有美丽的山水,有浓郁的客家风土民情,约九成居民是客家籍,是目前保留客家文化最完整的一个乡镇。
敬字亭与伙房
美浓没有公交线路,因此游客到此或自驾游,或骑上一部自行车优哉游哉。记者寄宿的民宿老板钟先生是美浓人,在都市打拼多年,发现自己最爱的是家的田园生活,所以返乡开起了民宿。他给了记者一部自行车,没有锁,因为“美浓民风淳朴,无夜不闭户,从来没丢过车”。
车铃叮当穿过无数红灯笼西红柿田和黄澄澄向日葵地,一座红白相间亭子矗立路边,上书“敬字亭”。细读说明,这里重视耕读传家,对文字极为敬重。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行圣迹”活动中,将一年来的字纸余灰送达河边祭拜水神,让纸灰随水流走,以传达对文字的敬意。全镇目前有4处这样的亭子,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文人辈出。
在这片乡野,还可以看见许多古朴三合院或者四合院,这是传统聚落。这中间有一些是红瓦建筑叫作伙房,那可不是厨房,而是一伙人聚族共住的地方,也是家族尊祖追远中心。伙房大小不等,但都必备祖堂作为祭祖之用。
粄条街与油纸伞
记者出门时,被告知要停下,不然就错过了道地的小吃店——粄条街。这儿汇集了所有看家的菜品,如卤猪脚、梅干扣肉、丝大肠和特产野莲尖瓣花等,让人欲罢不能。
食毕,是正午时分阳光耀眼。一位老板指着方向:“那里的纸伞店,可以买把花伞好乘凉。”油纸伞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象征。在早年生活中,它代表幸福吉祥。在客语中,“油”谐音有意思,“纸”同音于子代表多子多孙。而制作技艺已上世纪20年代由移民带来,现在已经第五代人的手续制成。
造访广德兴伞铺,这里最具名气老店,其制伞师朱雅莲也是唯一受邀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工艺代表。她说他们仍遵循古法制伞,用柿提天然柿子水画图保持古风味。此外还有广荣兴和广进胜两大厂,都强调技术来自广东师傅证明饮水思源,不忘本。而朱雅莲说:“油纸伞一定要加‘广’号,就是要强调技术来源于广东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