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道教名人中的全真南无派开祖谭长真反复传唱于千古
历史道教名人中的全真南无派开祖——谭长真,生于金太宗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原名玉,字伯玉,以孝义著称。谭长真十五岁时,就已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智慧,他的一篇《蒲萄篇》流传乡里,被誉为“脍炙人口”。他博学多才,有一段被火烤却不怕痛的奇异经历,更有一次因醉酒而感风痹,但请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无效。
在金大定七年的冬天,谭长真听闻终南山有异士王重阳,便弃家离妻前往全真庵求治风疾。王重阳将其视作试验对象,在百日锁庵期间,不接任何外人,只吃五日一餐。在寒冷中,他写下《云水游》词:“且住且住,十月小春,当宜锁户。一百日炼就,重阳也并无作做。浑身要显唯真素。”这首词显示了他的高超文采和内心世界。
当谭长真的拐杖敲响庵门时,王重阳对此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真正寻找道法的人。两人相处后,即便是夜晚的寒风,也无法让他们分开,他们一起谈论着道法之事,一直到清晨。当王重阳将自己的洗脸水给予谭长真,让他用以洗去体内病根,那些宿疾顿然消散,从此四体轻健。
之后,谭长真是拜师弟子,并受到了四字秘诀以及诗句“达真谭玉”,法名和字号由此确定。他跟随王重阳学习丹诀,最终成为了一位高明的修炼者。在王重阳去世后,他与其他弟子共同守墓三年,并决定各自传道教法。
最终,他选择了洛阳城朝元宫作为自己的居所,这里曾经是宋代通玄观,被改为栖霞宫,是北宋初年的大道观之一。在这里,他继续修行并创立了全真南无派。这座古老的宫殿见证了他的成就,也见证了两百年的历史变迁,而他的精神则如同那座古迹一样屹立不倒,为后人的寻求灵魂净化提供着力量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