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道家之宗虚靖先生张继先及其教义纲领

道家之宗虚靖先生张继先及其教义纲领

道家之宗:张继先及其教义纲领

在北宋末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道士——张继先(1092~1127),他是道家的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字有遵正、嘉闻和道正,他的号为“翛然子”。据传,张继先五岁时尚未能言语,但有一日听到鸡鸣声,他竟笑着吟诵诗句,“人皆称异”,被认为是真正的仙人。

九岁时,张继先袭承了天师之职。他以清癯白皙、渊默寡言而闻名。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四次被召至东京,为内廷醮事,并赐予他“虚靖先生”的尊号,视其为中散大夫,还赐予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

不久之后,徽宗又封他的祖父为“正一静应真君”,并命令有司将开封东建下院安置张继先,并赐予其度众人生活所需,以及拨给步口庄五万钱用于修建龙虎山上清宫,以此来改名上清宫。此外,他还追封他的祖母陈氏、冯氏以及妹妹葆真等多位家族成员为道士,并在山中建立了真观供他们居住。

据说,当徽宗询问过于京城中的龙虎山是否见过龙虎时,张继先回答:“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徽宗大喜后,即命他作符进,而当徽宗询问灵魂来源时,張繼先答以:“神之所寓靈自從之。”还曾被问及书写能力时,他回应自己曾书《道德经》;对于修炼丹药的问题,他则表示这是普通人的事情,不适合皇帝去涉足。

后来,在一次对话中,当徽宗再次提起关于道法同异的问题时,張繼先回答说:“若一者不立二者强名何同异之有?”这表明了他对于 道与法本质相同的一种理解。在与宋徽宗的交往中,一直保持着冲淡的心态,不断地请求返回到他的隐居生活。在上清宫后面,他建立了一座庵堂作为心斋坐忘的地方,被亲笔题识为“静通庵”。同时,也创建了灵宝、云锦、真懿三观,并将祖师祠改为了演法观。此外,由于遗传自祖辈的手云锦山上的龙虎丹灶,对内丹也颇有研究。

在朝廷里,有一次因为符水驱邪治疗病症而受到重用。当那时候宋徽宗想要了解关于修行要点的时候,从天师那里得到了《大道歌》的启示。这篇作品乃是由天师根据自己的悟性创作,用以解释宇宙间一切物质都是从一个源头产生出来的,无始无终。随后的几年里,与其他几位高僧一起,他们共同探讨和实践这些理念,最终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界限的人生境界。

尽管如此,这位著名的道士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不愿意太过显赫地展现自己。他认为,“心”即万法之源,是生死善恶根源,与自然界共存,因此需要通过禅定来净化心灵,使其达到一种纯净无瑕的地步。这种哲学思想影响深远,被收录入《正统道藏》以及其他许多重要文献中,其中包括他的论述集《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明真破妄章颂》等。

标签:

猜你喜欢

六字真言不能乱念 历史考证新篇章...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史上,道家思想是哲学、宗教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独特智慧,它以“道”为核心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一直是一个值得...
什么叫大道至简解释 美貌的价值探索...
1. 什么是美貌?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美貌是一个模糊而复杂的概念。它可能是一张完美无瑕的脸庞,也可能是一身精致的服装,它不仅仅局限于外表,更包括了内在的一...
道德经个人感悟200字 二生三万物生成的法则
一、引言 在中国哲学中,道德观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系列句子,不仅是对宇宙生成过程的一种描述,...
我想修道怎么入门 道德经九字解读...
天人合一的哲学根源 《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其核心思想“天人合一”揭示了宇宙与人类、自然与社会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这种哲学观念不仅指导了人们对自...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