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三羊开泰天然道观跟大道至简如同古语所云一丝不苟是不是在寻求一份简单而和谐的生活呢
春节之际,道教文化与生机相融:天然道观探寻“三羊开泰”古语的智慧
在这一年里,我们迎来了羊年的到来。《周易》中,泰卦代表着正月时期,这是一个阴阳二气平衡相交的时刻,因此被称为“三阳开泰”。由于阳与羊谐音,以及羊又是祥字的通假字,所以也被称作“三羊开泰”。道教认为春季不仅是四季之始,也标志着勃勃生机与活力的开始。
自农历立春起,即便是老理儿都将其视为真正的春天。这一时期,无论新旧朋友还是曾有隔阂的人们都会互相拜年,以增添喜悦和情谊,同时化解怨恨。这种揖拜年的习俗源于道教礼仪。在《道德经》中,有云:“慎终如始。”这既强调了慎重,又体现了人们对起始的重视。在国家、集体乃至家庭和个人层面,都会在新年的开始规划一年中的愿景,为实现美好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朱自清先生形容春天,“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确实,生灵在严冬后随着日光渐暖而逐渐恢复生命力。这是一个属于生命的季节,而以长生久视为追求目标的是道教,对生命更情有独钟。
张鲁在所著《老子想尔注》中就提到,“悉如信道,皆仙寿矣。” 道教所崇拜的一切神仙都是长生不死的生命形式,《释名·释老幼》说:“老而不死曰仙。” 《太平经》中也指出:“天者,大贪寿长生也,仙人亦贪寿亦贪生。”
尽管各个派别对成仙有不同的解读,但无可否认长生的目标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乐于生活厌恶死亡,他们相信生命受父母之赐,是从父母那里获得并通过达到长生的过程来表达孝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尊敬自己所承载的情血父母,也顺应大自然,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超越世俗之上的孝德——保命惜命。
因此,有学者指出:“道教最终目标是在下消灾治病,在中延年益寿,在上成仙不死。”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以“长春子”为号,他的事迹,如医活枯树等,被后世传颂。此外,还有赵孟頫题写“万古长春”,寓意借用了植物繁茂带来的永恒。
此刻,当柳树发芽吐嫩,使人们早感知到了春天降临的时候,那些柳枝,就成了辟邪法器,每当进行放焰口等法事时,高功手持柳枝蘸水洒向法坛,以此来驱散邪恶,让幽魂得以舒缓,并使饿鬼早日离苦海。这些都反映出了 道家追求自然本身赋予我们生的态度,与大自然般保持悠久状态。
综上所述,享受自然本身给予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非强行逆转,而是一种轻松自在地循序渐进地接近生命本质的手段,这正符合庄子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