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魏伯阳
魏伯阳,字云牙子,号翱,是东汉时期的道教高士,为今河南省新密市人。出身于儒家世家,由儒学基础入门,兼涉黄老宗教、神仙丹术,其对大易、黄老学说尤为精通。隐居山林,以修炼养性为志。多年研习《龙虎经》,融会贯通,达到了当时最高炼丹水平。
据传,他曾云游长白山,与一位道行高深的真人相遇,得授合炼神丹之秘。他在继承古法后,不断实践,最终成功炼制出三粒神丹。在试验这三粒丹药时,他用心不诚的两粒给了白狗吃,使其立即死亡,而自己则以诚心所得的一粒自尽成仙。
魏伯阳内外丹之法,其中内丹遵循《易》乾坤、坎离四卦原理,将阴阳运动视作生命本质。他将内丹修练分为四个阶段:筑基、炼精化气、小周天、大周天,每阶段代表不同境界与目标,最终达到长生久视。
外丹,又称金丹,其基本原料有八种石材及水银等,用炉鼎加热制成“玄黄”,再封于赤土釜中烧36日,便可获得“金液还丹”。他收集并研究了多部古代炼金书籍,如《龙虎经》、《三十六水法》等,并通过自身实践经验撰写了著名的《周易参同契》,此书被尊为万古之最完美的造诣之一。
魏伯阳面临着如何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又避免滥用和失传的问题,他选择透过文字表达,将自己的智慧结晶留给后人,同时也因为这种矛盾而产生了一系列著名作品。在他的努力下,《周易参同契》流传至今,被后世尊称为“万古之王”。
在东汉末年,两人分别是徐从事和淳于叔通,他们成为首批接收魏伯阳遗产并注释《周易参同契》的知音,从而使这部珍贵文献得以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