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故事哲理探哪吒之魔童降世与道德经的自然智慧对话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炸性口碑和票房中,观众不仅为其丰富想象、精彩特效、高频笑点所倾倒,还在回味中深思其触动人心的所在。这种影视作品,充满了浓郁的“道”文化韵味,从施下天劫咒语的元始天尊到吃酒贪杯的太乙真人,再到丹书黄纸上的傀儡符和换命符,以及解锁乾坤圈的咒语“急急如律令”,这些元素都蕴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
熟悉道教文化的人们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抗争命运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出现在多个古籍中,如老子西升经中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高祖葛洪抱朴子内篇云:“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张伯端祖师悟真篇说:“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电影中的小哪吒说:“去你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没有什么是注定的,只有自己的选择才能决定一切——这是“魔丸”转生的哪吒教给敖丙的小女孩敖丙的大智大勇。在这个设定中,我们可以联想到老子的《道德经》,其中提到了善恶、美丑、有无等概念,并认为它们既不是绝对,也并非割裂,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影片中的敖丙代表着美好与正义,是仙;而小哪吒则代表着丑陋与破坏,是魔。然而,这两个角色都拥有复杂的情感和行动,他们之间也存在相互依存和补全。而这样的设定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有与无相生、难易相成,是一种宇宙间普遍存在的事实。
通过父亲李靖隐藏身份的事实,小哪吒得以接受爱并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他最终明白了父亲爱他的真挚,并接受了自己作为救世主的地位,而不是妖怪或邪恶力量。这一转变,让他意识到真正改变世界的是个人选择,而不是外界力量控制。
最后,小哪吔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切,他用自己的手来定义自己,即使是在陈塘关战役中,他还能做出正确决策,为百姓平安而奋斗,最终证明了每个人都是自主选择者,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他们希望成为的人,无论是仙还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