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修行道教音乐养生秘笈
在道教修行的历程中,音乐不仅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他们养生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绝尘欲,炼心性”的境界,道士们每日早晚必须面对神灵,上殿诵经。这一过程中,他们通过敲钟、击鼓的节奏,每天清晨五更开静后,便开始了打扫、斋沐、整肃衣冠等准备工作,然后上殿咏早坛功课经;晚斋毕后,又要及时沐浴洗漱,严整衣饰登坛诵咏晚坛功课经。对于道众来说,这些早、晚功课经,是一种识心见性的炼养实践,也是养生之道。
在古代文献中,如《太平经》卷一百十三,就有关于乐与养生的论述,其中提到:“乐,小具小得其意者,以乐人;中具中得其意者,以乐治;上具上得其意者,以乐天地。”这里认为音乐具有教育作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天地和谐,同时也能使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历史上,对于修道之人要求十分严格,他们需要会琴棋书画,以及吹拉弹唱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而音乐被视为调气息和阴阳的方式,因此它成为了道士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早、中、高三个层次的修持活动中,音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帮助人们达到无为而治的地步。
青城山作为中国古老的宗教文化中心,其传统音乐拥有悠久历史,从张陵创立道教时期就已经有了祈醮之科定律之音。今天我们能够品味到的青城山道教音乐,不仅保留了南北方不同风格,还融合了各派仪制,为民族文化增添了一抹色彩。这些精选曲目,不仅展现了南北韵味,而且体现了吟唱器乐两大表现形式,是极佳的心灵疗愈和文化赏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