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中人们是否应该通过拜财神求财拜药王求健康来体现信仰与功利的界限如何理解无欲则刚这一道教文化中的
在社会的纷扰中,人们是否应该通过拜财神求财、拜药王求健康来体现信仰与功利的界限?如何理解无欲则刚这一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天然道观解读。
常关注本站的朋友们应该记得,这篇文章是一篇“旧文”,不是编者偷懒,而是在药王爷圣诞这样的日子中,对以前写的这篇文章尤为感概。我们一方面在道观中设立了各种职能的神仙位,另一方面却又指责人们不去拜三清玉皇,而只会拜财神药王,甚至以功利性信仰的名号冠以之,这样的界定其实是不对的。在神仙面前,不论是虔修大道,还是有所求地跪拜,这都是信仰的表现。所不同的,只是信仰的表现形式罢了。我们从不能以自己的信仰方式,去要求其他众生的同一。若众人皆一,我们还求什么度道出迷途呢?
往往,思考比指责更难,却更有意义。这次年终岁尾节假时令,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只是注重别人的礼拜表相而已?每到年终岁尾,我们全家老小一起去道观中拜神祈福,这是自古以来就保有的传统风俗。但是道教神仙众多,究竟应该拜哪一位呢?
有人说,不论拜哪个神仙都是保佑众生的,所以应该一个不落全都バイ过;也有的人说,他们平时也不怎么信道信神仙,但春节来参拜不过是为个了讨个彩头。此时,他们选择的是包含财神爷和药王爷。在社会上,你若经常去 道观,你会发现过年过节时财神殿、药王殿前总是会排起长队。
早有人说,中国人的信仰是功利性的,他们只会跟随那些对自己有用的 神仙。当这些 神仙施展法力保佑他们顺心如愿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好花好果地供奉着;但如果 神仙不留意忘记了这件事,那些人就会强行送走或者掀桌拍案。这并不是因为 信仰本身有问题,而只是这些人看待 信仰的问题出发点是不对。
所以,在 道教中烧香和祭祀并不仅仅是一个寻找帮助的手段,它们也是表达正 信正 行的一个基本方式。如果你只是认为给予某些供品,并且逢年过节露个脸,就能得到无边法力的加持,那么这并不源于内心真正 的 信念,而是一种迷失与盲目,更像是迷失思想的一种毒害。一味追求短期内的大变化,却从未相信天下自古只有勤劳才能获得回报的话语。不再相信我命在我,因为你已经放弃了相信“我命在我”,即使没有任何外部力量,也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
因此,无欲则刚,在这里意味着要摆脱被物质牵引的心态,要学会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比干被供奉为 财 god,他没有私心,因此他能够让人们明白唯有当他们的心灵纯净,没有私欲之累时,他们才能够从物质世界里找到精神上的满足。
修行中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欲”字,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被动地接受事物,他将不断渴望更多,最终只能陷入无法满足的情绪状态。而为了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将其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坚韧和智慧的人类参与者。
最后,无论你选择谁作为你的对象,都要做到抛开妄念,用它们指导你的生活,以此达到最高境界。而不是简单地用钱买祝福或许愿,不断寻找新的目标和希望,从而最终达到既定的目的。你必须深刻理解到:真实有效 的修行,是为了改善我们的行为,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大的美好,同时也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灵魂层面的觉悟。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