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庄子世间万物岂不皆为一梦

庄子世间万物岂不皆为一梦

庄子一直主张,我们要打开闭塞的心门,用一种融合于万物的开放的心态去看世界,而不是用“偏色镜”看世界。因为,眼睛会欺骗我们,而常识则会蒙蔽我们的心灵。人类眼中的是与非,仅仅是人的价值观而已,并不能代表全世界。

庄子又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 知正味?

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一人所美也;鱼见 之深入,以为何奇;鸟见 之高飞,以为何奇;麋鹿见 之决骤,以为何奇。四者孰 知天下之正色哉?

自我观之一,我仁义端,是非涂,都淆乱矣。我如何能辨其分明呢?

啮缺又说,“你不关心利害,那么至人怎能懂得利害呢?”

王倪回答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大河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至人如此超脱,那他在云中乘风,在日月之间游逍遥于四海外,对生死无动于衷,更况于利害吗?

庄子的这段话其实是在描述一个理想化的人形象,这个形象被称作“逍遥”,他们能够超越自然界的变化,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他们对生死都置身度外,因此他们当然也不关心人类社会中的利害关系。而普通的人们却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他们的心灵被各种事务牵引着,有待于外界的一切,因此他们总是在自己的立场上评判别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种判断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标准。

因此,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种方式,看待一切事情,我们就是像坐在井边观看天空的大青蛙,只能看到局部,却无法理解整个宇宙。这就是庄子的哲学思想,他提倡的是一种超越常识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生活状态,让人们开阔视野,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和体验生活。

标签:

猜你喜欢

无欲则刚繁体字怎么写 为什么那些拥有...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群人,他们的能力远远超过常人。这些得道高人的存在往往被人们神秘地称作“隐世仙侠”。他们之所以选择隐藏起来,并非因为害羞或不愿意受到赞...
什么是人道 道家著名人物名...
一、道家著名人物名字:探秘古人智慧的殿堂 二、道家哲学之源: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
什么叫无欲则刚 天地人和话养生...
《天地人和话养生:道教文化的翅膀,修道入门的心法之舟》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个小部分,每个生命都与天地息息相通。《内经·素问》中说...
女人无欲则刚的人是什么心态 老板是妖孽我的...
在这个充满了神秘与挑战的职场里,我遇到了一个老板,他不仅是我的上司,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关于他的传说总是在我耳边回响——他就是那个被人称作...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