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道德经翻译中的坑儒之争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口诛笔伐是最为恐怖的武器。秦始皇虽以兵威震天下,但最终还是被文人的笔锋所伤。他焚书坑儒的暴行至今仍让人唾骂。然而,有些学者认为,“坑儒”这一说法可能是个误传。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因两位术士侯生、卢生的逃跑而大怒,这两个术士曾声称与神相通,并向秦始皇索要长生不老之药,但未果。在这之前,他们指责秦始皇专权和腐败,这引起了他的愤怒,最终导致了对多达460多人的一次屠杀。这一事件后世往往与焚书并列,被称为“焚书坑儒”。但有学者提出:“所谓‘坑儒’,可能是‘坑方士’之讹传。”
《史记•儒林列传》中明确指出被杀的是方术士,而非儒家学者。当时及后来很长时间内, 儒家学者均平静对待这次事件,只是在西汉中期才有人将其归咎于“坑杀术士”。甚至司马迁本身也只是记录了神仙学派的事迹,没有提到具体的“坑儒”。
历史上占上风的看法是认为秦始皇更倾向于杀害方术士,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坑儒”。唐代颜师古引卫宏的话说,秦始皇不仅烧毁诗书,还一次性地将七百多位文人雅士活埋。但这种说法遭到了质疑,因为它缺乏证据,而且听起来像是一种传奇故事。
总结来说,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这些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类观点和不同的时代背景都影响着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而且,即使在今天,我们也难以完全准确地重现那些遥远年代的情景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