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道教诗词紫清真人白玉蟾颂象征无欲无求的女人在天然道观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道教诗词紫清真人白玉蟾颂象征无欲无求的女人在天然道观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白玉蟾,海琼子,以字如晦自称,其道号紫清。又称白叟,号琼琯,本姓葛名长庚,为南宋人,生于海南的琼州,其祖籍闽清。

幼年聪慧,通晓九经之书,并擅长诗赋书画,每一领域都精益求精。十二岁时,他便以优异的成绩举童科,并因其织造美丽织品而扬名天下。

他师从陈楠,对玄学有深厚的研究,不断地寻访高士和探索仙踪,最终在莲花山得到了真传,再次回到罗浮山居住,在海丰隐居著述,使他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了世人。

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是悟到超脱尘世之物,无所不能。他留下的作品包括《琼管集》、《上清集》、《武夷集》以及《玉隆集》,还有《庐山集》、《真人语》、《德宝章》等多部诗文作品,其中包含了千首诗歌,以及无尽图像般丰富的文字描述。

他的修道哲学强调内丹经,与明心性相结合,是参透玄宗的大智慧。在他看来,天朗清明与三光明亮、金房室中五芝生发,是达成内在平静与生命永恒之秘密。而对于升至紫庭之境,他认为是通过九帝高照、三光洞见,以及得飞盖升腾,最终达到神通广大的境界。

他解释说:“夫道也,性与命。”意味着人的本质并非固定,而是一种不断变化过程。他还指出,“阴阳”即是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而“大道”则源自宇宙万象之间的心灵连接,即使身处四季更迭中,也能保持内心宁静不变。

在他的教导中,他提倡对待日月星辰、水火风气以及神气精髓持有敬畏之心,同时主张要将个人内心修为与外在世界的一切事物相联系,使自己的精神达到最完美状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觉”。

对于追求这种最高智慧的人来说,他建议保持一个空性的心灵,一直专注于修行,让身体和精神达到完全的一致,然后才能真正体验到“金丹成”的境界。这就是他的哲学思想:让一切事情回归到最根本的本质——内观省察、定心神、意无欲望,从而实现个人的超越和解放。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的学说 小学生道德经全...
引领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栋梁 小学生道德经全文解读:实践与教育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儿童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每位家长和教师关注的话题。《小学生道德经》作为一部旨在培...
八字看天生有修行的人 道教神仙谱揭秘...
道教神仙谱:揭秘老子、张良、周敦颐等道教人物形象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被尊称为“道家之祖”。他提出了著名的“无...
跟大道至简类似的古语 在寂静的修道院...
一、修道人与世隔绝 修道生活本身就意味着对世俗世界的一种割裂。修士们选择了隐居,不再参与尘世间的纷争和欲望,而是致力于精神追求和内心净化。然而,这种脱离也...
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怎么理解 在仙界深处鸿钧...
序章:传说中的平等 在浩瀚的仙界中,有一个关于平等的传说,那就是鸿钧老祖。据说他不仅拥有超凡脱俗的实力,还有着一颗宽容大度的心。他创造了一个名为“九天之上...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