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出道弟子开天眼的神秘历程探索道教文化中的天然道观奇迹
福州的“摆塔文化”:探索中秋习俗的传承与创新,道教文化中的天然道观奇遇
在那古老而神秘的福州城里,有一段关于“摆塔”的历史,它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将军凯旋归来,百姓为了欢迎他,将家里的珍贵物品排列成高大的塔形,以示庆祝。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活动在清代也风行一时。
据记载,在清代,福州人会制作精美的小巧宝塔,用泥塑、彩色和雕刻装饰,每个小塔都有13层高,内部点灯照亮,与外面的世界相辉映。这种习俗不仅是对祖先的一种尊敬,也增添了节日的喜悦和庆典气氛。
裴仙宫作为宋代建造的大型道观,是这些传统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在明清盛世,它们开始举办中秋摆塔活动。改革开放后,当地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继续坚持这一传统,将其延续至今。
每当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裴仙宫都会举行一次规模宏大的人民舞台。在空旷的地方搭起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会有一些精心挑选出的玩具,如泥娃娃、瓷塑人物、模型小椅子等。最显眼的是那些由铁皮或木板制成的宝塔,从七层到十三层不等,每一座都被精心布置,使得整个人群仿佛进入了一片宁静又生机勃勃的小世界。
除了宝塔,还有弥勒佛、八仙、小动物和婚嫁仪仗等各种各样的摆件,被细致地布局在桌面上。大件放在后,小件放在前,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生机,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丰收之喜。
过去,“摆塔”象征着多福多旺,现在它已成为纪念戚家军爱国精神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寓意步步高升。而在疫情期间,裴仙宫还特别为医护人员设置了专属展区,为他们致敬。这一切,都展示出一种不断更新与传承的文化生活态度,让我们从这段历史故事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底蕴和民间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