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之韵天然道观中的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探索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之韵,天然道观中的“无为而治”美学探索
福州的摆塔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了欢迎他,将家中珍贵物品摆放在门口,以示庆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在老城区多寺多塔之地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的节日活动——中秋摆塔。
清代时期,这种传统活动更加流行。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记录了这一盛况:“福州人家中秋夜,大多供养泥塑、宝塔,每个都精致到位,小者仅几寸高,大者如真实之塔,可达七八尺高,有十三层之别,并点燃灯笼,使其层叠照耀,如同天上的星辰。”这种富有特色的表演,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还体现了对祖先和历史的一种敬仰。
裴仙宫作为宋代建筑,在明清时期便开始举办这项文化活动。改革开放后,该宫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的努力,将此活动延续至今。
每当佳节临近,裴仙宫就会组织一系列传统摆台民俗活动。在空旷的地方搭设桌子,一般从一张至三四张不等,其中头桌紧靠墙壁,而后面的桌子依次递减高度。此外,还需铺上毯子或被单,为接下来的布置打下基础。
主要摆放物品包括各种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以及模型小椅子、小桌子等。而木架上的小巧刀枪矛戟则是这些装饰品中的亮点。布置方式通常是将铁皮或薄木板制成的 tower(一般七到九层或者十三层)紧靠墙壁并且位于最突出的位置,然后再围绕其左右和前面放置各类摆件,比如泥制弥勒佛、八仙及天女散花,以及婚嫁仪仗的小偶人等。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又庄严肃穆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空间限制和视觉效果,一般会将较大的物品放在后面,而较小的物品则安排在前面,以达到协调一致。如果没有其他选择,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禾秧盆景”,即用细沙灌水,再铺上稻谷,让其自然发芽,用以象征五谷丰登,同时也充满生气与活力。
过去,越高的地势被看作是幸福与繁荣,但现在它还隐含着不断进步的心愿。在新时代背景下,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也不会忘记向那些在第一线奋战的人员表示敬意,如医护人员,他们保护我们免受病毒侵害,是我们生命安全保障的人们。而这样的习俗不仅能让人们回顾往昔,更能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就像那无数次升起的大楼一样,只要心存希望,我们就能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