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竹琴
历史渊源清初,四川一些城镇和水陆码头有道士流动于街头闾巷之间,持渔鼓、简板,演唱二十四孝之类的节目,唱的是“玄门调”、“南音调”。至光绪年间,始有非道流的艺人演唱,由街头进入茶楼酒肆,名曰道情,所唱多是戏文故事。后因其主要乐器为一根长约3尺、直径约2寸粗的竹筒,蒙以鱼皮(或猪的小肠膜),以手指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故又易名竹琴。初年,四川梁山曾举行竹琴大会,经过评词、评调、评板,选出“三根半竹琴”,即杜成辉、孙成德、赵高峰、梁佩然(半根) 4人。这次大会扩大了竹琴在群众中的影响。1925年前后,成都的锦春茶楼、重庆的大观茶园成为演唱竹琴的固定书馆。此后,书馆日益增多,出现不少著名的职业艺人。从此竹琴进入繁荣旺盛时期。艺术流派四川竹琴有扬琴调和中河调两大流派,前者又称成都派,其创始人贾树三吸收四川扬琴的曲调,丰富唱腔,委婉细致,韵味醇厚;中河调的代表是重庆的吴玉堂,唱腔朴素深沉,粗犷而有气势。多为一人坐唱。 又名道琴或道情。清朝初年流行在成都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最早始于道教劝善说道,曲调为“玄门调”与“南间调”。光绪年间,曲艺艺人利用其改唱《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使用乐器是长约1米、直径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猪护心油皮(现用小肠皮),再以两块竹片子,长1.7米,加上碰铃伴奏或自唱自奏。初年始称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与“单唱”。“群唱”是由5人组合坐唱。1953年首届西南戏曲调演,由著名竹琴艺人杨庆文将坐唱的“群唱”改为站唱的一人独演。竹琴唱腔“省调”又称“坝调”、“上河调”,流行于成都地区。著名竹琴老艺人贾树三又将川剧、扬琴与竹琴融为一体,创出“贾派”竹琴。“贾派”竹琴擅说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圆,细腻入微。击琴能奏出千军万马之声,似有波澜壮阔之势,曲目以《三战吕布》《华容道》等为代表。
竹琴有“扬琴调”和“中河调”两大艺术流派。扬琴调又称“成都派”,其创始者贾树三吸收四川扬琴的曲调来丰富唱腔,以委婉细致、韵味醇厚、善于刻画人物著称。中河调的代表是重庆的吴玉堂,唱腔朴素深沉,粗犷而有气势。竹琴以散文解说,韵文歌唱。以第一人称代言体为主,第三人称叙述体为辅。说唱人物和故事,写人状物,抒情绘景,夹叙夹议,生动灵活。常见的演出形式是一人坐唱。演唱者时而摹拟角色,以不同的声腔、口吻、情绪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神态举止及其内心活动;时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待情节发展的脉络,描写客观环境,并品评书词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竹琴曲目,除长篇《三国》、《列国》外,还有中、 短篇《琵琶记》、 《铡美案》、《白蛇传》、《花木兰》、《浔阳江》、《渔夫辞剑》等。
成立后,曾对竹琴传统节目进行搜集和整理,出版有《贾树三竹琴演唱选集》。艺术特色伴奏乐器四川竹琴又称“道情”,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或“道筒”。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出时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击打,板的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撞时铃响板响,发出铿锵清脆的音韵。 道情的起源,据相关文献记载,是在明末清初之际,四川的城市乡村常有云游道人,用“道情”的方式演唱戏善歌词化缘,比如《二十四孝》等,唱腔多用玄门调和南音调。到清代光绪年间,开始有民间艺人模仿云游道士唱道情,于是逐渐形成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
四川道情又分扬琴调和中河调两大流派,前者又称成都派,其创始人贾树三广泛吸收四川扬琴的曲调的优点,经过改良,形成唱腔丰富,表演细腻,韵味醇厚的演唱特点。由于道情曾大量借鉴扬琴的表演技艺,因此当时曾引起成都四川扬琴艺人的反对,后经当时身任四川巡警道道台的周孝怀出面干预调解,冲突才告结束,并开始称道情为“竹琴”。道情中河调的代表人物是重庆的吴玉堂,其唱腔朴素深沉,粗犷而富于气势。道情的演唱形式一般为一人坐唱。传统剧目除长篇的《三国》、《列国》外,尚有中短篇的《琵琶记》、《铡美案》、《白蛇传》、《花木兰》等,大多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曲艺形式道情这种独特的民间曲艺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多次和流派间的相互交流。
1910年,由蔡觉之、邓青山、李纯山等道情艺人发起,首次在成都竹林巷清音阁茶园举行竹琴坐唱。三年(公元1914年),四川的竹琴艺人云集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举行规模盛大的全省竹琴比赛会,参加的艺人及玩友多达一百余人。自此次竹琴界的风云际会后,四川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竹琴艺术家。八年(公元1919年),成都竹琴名艺人蔡觉之等又一路演出抵达重庆,与当时中河调的竹琴艺人赵高峰等进行交流,一时传为艺坛佳话。主要艺人竹琴演唱史上最为突出和成功的艺人,是成都的贾树三,他的主要功绩是把扬琴的演唱技艺吸收到竹琴当中,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彩腔”,成为名噪一时的“竹琴圣手”。 作家肖平在《地上成都》一书中曾描绘过当年贾树三在成都东城根街口锦春茶楼演唱竹琴的情景:“数百人屏住呼吸朝台上一望,只见贾瞎子(因贾树三从小双目失明,故观众大多亲切地称他为贾瞎子。)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舞台中央,挺腰静默,像是一个千年树桩或一口寺庙的铜钟。凝神片刻,又见贾瞎子拿起身边的渔筒、筒板在怀里轻轻两拂,随着手指灵巧的拨动,一根竹筒、两块竹片便发出奇妙的声响,仿佛五音十二弦都被一起调动起来。偌大一个书场内,顿时鸦雀无声。前奏刚过,贾瞎子喉管轻舒,又应和着这铿锵悠扬的音乐唱出美妙的词文来,那真是字字清脆,仿佛满口的珍珠在滚动。观众弄不明白,这个身穿长衫、额上布满沧桑皱纹的竹琴先生,哪来那么丰富的感情,哪来那么感人的力量。”
现场聆听过贾树三竹琴的李思桢、马廷森两位先生在文章中回忆:“当瞎子唱到《李陵饯友》时,只听得转腔换调,调子回环婉转,七折八叠,百变不穷,越唱越高。尔时,歌声、琴声难分难解,耳中但闻狂风怒吼,雪雾飞腾,胡笳报警,悲马嘶鸣。接着,又是一阵呜呜咽咽,苍苍凉凉,悲悲切切之音。当唱到《三英战吕布》时,张飞鞭打,关羽刀剁,刘备剑刺,吕布方天画戟上下飞舞,左遮右挡,直杀得烟尘滚滚,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号角呜咽,刀剑铿锵,杀声震天。台子中央一个瘦弱的瞎子,仅凭一两件竹器和一个喉咙,就把千军万马之势带到了听众眼前,歌声琴声一罢,台下掌声经久不息。”传统曲目传统曲目近300余支,以三国故事为多。成立后,对竹琴的传统唱本、唱腔、演技、伴奏进行整理加工,编写并演出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成都市曲艺团杨庆文演唱的《赶猪的人》、万县市曲艺团华国秀演唱的《华子良传奇》。 传统曲目除长篇《三国》 、《列国》外,尚有中、短篇《琵琶记》 、 《铡美案》 、 《白蛇传》 、 《花木兰》等。建立后,对四川竹琴的曲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出版有《贾树三竹琴演唱选集》。传承意义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40年代,英国伦敦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院的毕业生西门华和瑞典人马悦然二人,却在成都华西大学研习元曲和中国文学语言时,慕名到各剧院和书场录制过贾树三的现场演唱(据1949年《剧趣周报》)。如今马悦然先生还健在,并且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之一,而名动蓉城甚至中国曲艺界的竹琴圣手贾树三却早已作古,不知当年那些珍贵的录音是否还留存在世间。
新的演唱题材和新的演出场所,使四川竹琴的演唱形式和表演风格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除传统的坐唱外,还有站唱加走唱,并借助身体、四肢、面部表情等辅助形式,增加了竹琴的艺术表现力。在唱腔和伴奏方面,也有所革新,增添了时代气息和民乐队伴奏等形式,使古老的道情艺术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