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步虚仪起源考与古灵宝经分类论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核心结合道德经全文及白话译文完整版的探究
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古灵宝经分类论 ——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核心,结合《道德经》全文及白话译文完整版的探究
东晋末年的“古灵宝经”《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是一部近数十年来备受国际道教学界关注的经典。它不仅是研究中古道教斋醮仪式演变发展的一个重要文献,也是研究中古道教文学特别是“步虚词”的重要材料。此外,该经还涉及到对敦煌本《灵宝经目》中的归属问题,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学术界争论的话题。
该篇文章首先回顾了小林正美先生提出的关于敦煌本《灵宝经目》的修改意见,并指出陆修静在其《灵宝經目》中将古靈寶經劃分為「元始旧經」和「新經」兩類。而小林正美则认为根据古靈寶經各自所尊崇的經典和主要神靈,以及是否有「三洞經書」的觀念,将其重新劃分為由「葛氏道派」所創作的「元始系」和由「天師道」所創作的「仙公系」兩種靈寶經。
文章接着详细介绍了《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内容概说,包括了对大罗天玄都玉京山七宝玄台紫微上宫的叙述,以及修炼方法、礼拜程序等。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该经在小林正美分类法下的归属问题,小林认为该经原本属于“仙公系”,但后来被陆修静错误地归入“元始系”。
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从最核心的教义思想来看,《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与“元始旧経”完全一致,因此应属于一批最早问世的“元始旧経”。同时,我们也强调除了关注个别差异之外,还应该重视整个系列在根本教义思想上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通过这次深入探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东晋末年的《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理解,也为解读其他相关历史文献提供了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