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道教秘籍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解读 揭秘中古道教步虚仪的奥义与宝经分类之谜
东晋末年的“古灵宝经”《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是一部近数十年来备受国际道教学界关注的神秘典籍。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经所阐述的灵宝“步虚”仪式,对中古以来道教斋醮仪式的演变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在各种道教科仪中被广泛使用。此外,“步虚词”作为中古以来道教文学一种重要文体形式,而该经提供了“步虚词”的最早形态;三是围绕该经在敦煌本《灵宝经目》中的归属问题展开讨论。
该经内容详细阐释了大罗天玄都玉京山七宝玄台紫微上宫,并通过一系列讽诵之词,如《洞玄步虚吟》十首、太上智慧經赞八首等,传授修炼方法和礼拜程序。最后部分叙述了葛氏道派从葛玄到葛授上清三洞太真道經过程。
关于该经分类归属,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按照敦煌本《灵宝经目》的现有分类,将其划分为“元始旧經”。二是依照小林正美先生提出的标准,将其划归为属于后世创作的“仙公系”,即称为“仙公新經”。三是认为该經原屬於「元始旧經」,但後人為補充進去,因此該經相關內容對較後出世的「新經」產生了深刻影響。
我们认为,从靈寶「步虛」儀式起源看,《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章》的分类归属,最核心的是與「元始旧經」的共通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考虑到該経與較後出世「新経」的關聯,以及這兩種類型間相互影響的情況。因此,從整體來看,《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章》的真正归属应该更加复杂,不仅仅局限于两者之间简单选择,更需要综合考量各个方面,以达到对这部重要典籍进行全面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