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六然处世养生法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晚年隐居著述,提出了“修身六然”的养生原则,这一观点深邃而富有哲理,是修身养性的宝典,值得我们学习。
自处超然。保持平常心,对待自己和他人要有超越尘世的高尚境界,让内心充满宁静与智慧。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要放弃贪婪与虚伪,不被世俗所束缚,只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与人蔼然。相互间应以真诚谦逊相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用善举温暖人心,就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所言:“当一个人能修正自己的本性,那么外界的一切疾病都会自然消失,而祸乱灾害也不会发生。”这便是养生的至关重要法则。
处事断然。决断犹豫不决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精神耗弱、身体衰退。而果敢决策,则能够减少心理压力,从而维护健康。
无事澄然。庄子认为,如果内心不能安宁、思绪不能宁静,那么必将引发各种疾病,因此主张忘我无欲,保持内心的清净,以此来恢复精神上的平衡,使得身体康健,不受疾病侵扰。
得意淡然。大喜过望会伤害到人的身体,因此在成功时仍需谦逊。这就像老子说的:“淡兮其若海。”看淡于一切短暂的喜悦,可以使气血流畅,身心舒畅,从而避免疾病产生。
失意泰然。当遇到挫折时,要做到泰然而不忧患,不烦恼,不自暴自弃。在这样的逆境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同时悟出一些生命中的道理。如果能保持泰然的心态,便能培育出坚韧不拔的心灵力量,对于追求健康生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向前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