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道家代表人物与思想在社会中的弘道兴唐影响力
王法主高明见,字广德,琅琊人也。其师事陶弘景祖师,上清茅山宗第十代宗师。谥曰升真先生,以后改升玄先生时人尊称之为“王法主”。王远知生平历经梁、陈、隋、唐四朝,为上清茅山宗在唐宋数百年的鼎盛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远知出身于六朝名门世家琅琊王氏,其祖父为梁朝江州刺史,父亲则是陈朝扬州刺史。母亲丁氏亦宦门之后,是梁朝驾部郎中丁超之女。在《王远知碑》中记载,她曾梦灵凤集其身,因而有娠,七日便能闻腹中啼声,颇为灵异。当时的僧人宝志曾对其父亲说:“生子当为神仙之宗伯也。”
少年时期的王远知聪敏博学,有着很好的道教修炼能力。他在十五岁那年前往茅山,与贞白先生陶弘景学习三洞经法。在陈宣帝召请他入宫讲道后,他的大名震惊一时。
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晋王杨广遣使请见,并在面前显示了一些异象,使杨广大感惊悚。此外,在隋炀帝执政期间,他还多次受到重用,并亲自设立玉清玄坛以处置他。
早在唐高祖李渊未起事之前,他就秘密送符命给李渊,宣告李唐将得天命,为后来建立的道教的地位提升打下了基础。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1),秦王李世民平灭了周国和东魏,而与房玄龄微服拜谒于他,这也是他们关系的一部分。
太宗登基后,对他的功绩表示赞赏,但他坚辞不受,最终被迫返回山中生活。大约在此期间,他与太宗皇帝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最终被授予建造太平观的任务。最后,大约是在贞观九年(公元635)左右,他羽化飞去,一共活到了126岁。而他的追赠和谥号一直到武则天时代才最终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