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泉百病解药在心中寻找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泉百病解药在心中寻找

太上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不如预防它容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比不上防备的效果好。”

今人见背,现有的某些人的见解,却与此相反,不务防之,他们不注重对灾害的预防,而务救之;而只在灾难发生时,才勿忙补救;不务备之,他们不注重对疾病的防备,而务药之。当生病时才求医用药。其实这是亡羊补劳,为时已晚了。

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所以,有的君主不能保全江山社稷,而导致家败国亡,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所以,有的人不能享全生命而折寿。这是以圣人所学道、修道的人求福于未兆,在凶兆来临之前,就已经积德求福了,绝祸于未有,因此,他们才不会有灾祸。

盖灾生于稍稍,其实,灾祸原来是由一丁点生起的,病起于微微。疾病原来是由小小的毛病而发展形成的。人以小善为无益,都以为小小的善事,没有多大好处,所以都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都以为小小的过错,不会造成损害,所以也不肯改。

要知道,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就不能成就大的功德;小恶不止,以成大罪。大罪最终将造成大的罪过。此乃百病也。一会高兴,一会生气,是一项病因。不顾仁义道德,只图牟取个人利益,是一项病因。

迷恋女色,败坏道德,是一项病因。心思一直沉溺于所迷恋的人或事,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一项病因。在凶兆来临之前,就已经积德求福了,对抗所有可能带来的危险和困扰,这样我们就能够避免很多痛苦,并且保持健康和幸福。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那些古代智者的智慧,用他们留给我们的这些教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那些可能导致我们受伤害的小错误,并且做出正确决策,以确保我们的生活既安全又快乐。这就是所谓的一百种“ 病”——喜怒无常是一种“ 病”,忘义取利是一种“ 病”,好色坏德是一种“ 病”,专心系爱是一种“ 病”。

憎欲令死是一种“ 病”,纵贪蔽过是一一种“ 病”,毁人自誉是一一种“ 病”。擅变自可是一一种“ 痉”,轻口戏言有一种,“ 快意逐非”有一种,“ 以智轻人”有一般,“乘权纵横”有一般,“非人自是”有一般,“侮易孤弱”有一般,“以力胜人”有一一般、“贷不念偿”的一点、“威势作胁”的一点、“语欲胜人”的一点、“曲直伤己”的一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克服的心理缺陷和行为习惯,它们都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平衡、更加美满。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通过改变这些习惯来改变你的未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版本。你现在开始吗?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最主要的经典 无欲则刚的人怎...
在那遥远的宋代,一个名叫杨贤的大将军降生于淄齐(今山东省中部),他的出生年份被记载为乙未太岁。这位杨贤自幼便对道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于成仙之路和各...
无为而无不为怎么回复 道家和佛家的智...
在悠久的东方文化中,道家和佛家不仅是两大哲学体系,更是人们追求精神成长与内心平静的重要指南针。这些古老而深邃的思想体系通过其代表人物如老子、庄子、孔子等人...
修道之人用的头像 男人对女人说无...
在宋代的一个阳春之交,一个名叫杨贤的少年出生于淄齐(如今的山东省中部)。这个孩子自幼便对道教修炼和神秘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凡尘世界中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虚...
什么叫做无不为 如何看待历史上...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道家思想作为一种深厚的哲学与文化底蕴,不仅影响了古代政治、社会、伦理乃至人生观念,而且产生了一批卓越的思想家和实践者,他们以自己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