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内丹学家朗然子
在东汉至唐代,道教内外丹学派兴起。由于唐朝帝王服食暴亡,外丹炼制遭遇挫折。随后,道教学者转向重视内丹修炼。宋、金时期,有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人大成内丹学,其中《悟真诗》三十首是朗然子留下的著作。
刘希岳(字秀峰,又字望嵩,号朗然子),生于唐末,是名门望族。他最初精通儒家经典和科举制艺,在仕途上两次不幸未能考中,便放弃仕途而出家修道。在四十五岁时,他曾在灵都老子观居住,并在西京洛阳的通元观终老。
经过十年的修炼,半路出家的举人刘希岳不仅身体变黑鬓发焕发青春,还恢复了年轻人的活力。这段时间里,他在通元观发生了一系列奇迹,被载入洛阳古代史志中。他的《悟真诗》传世周天功,为后世所称颂。
通过自身的经历,朗然子反对贪图荣华富贵和追求神鬼塑画,而主张以身心为重,以此获得真正的人生价值。他认为“世间最贵真堪重”,并提出了“功勤未及于旬年 人惊不老”、“寿算己俞于五纪”的理念,即通过实践而非依赖命运来延长生命。此外,他还强调了今生重要性,不应盲目追求来世。
总结来说,朗然子的生活哲学与修行方法深刻影响着当时社会,对后来的道教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坚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从而告诫人们应该珍惜现实,不必过分追求超自然的事物。这一思想至今仍有其启迪意义,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平衡个人目标与现实生活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