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老子西升经道德经81章全文及注释带拼音探索自然之道与人生智慧

老子西升经道德经81章全文及注释带拼音探索自然之道与人生智慧

《老子西升经》,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据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记述,该经系函谷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尹喜字公度,周天水人。康王时为大夫,他仰观天象,知有圣人将西度,乃乞为函谷关令。果然在函谷关遇老子,迎为师,求至道,老子授以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尹喜后成道。

由于该经首称“老君西升,开道竺乾”,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崇道抑佛思想;且引用“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语,成书当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之后。而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提及此经,可知为汉末魏晋间道士所作。

《达藏》第三百四十六、三百四十七册收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共三十九章及陈景元所辑《西升经集注》六卷,也是三十九章,但两本文字不尽相同。

该书以四言、五言或字数不等的句式阐明了清静无为的主张。首先对“道”进行阐释。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者,是‘ 道’ 的根本也。” “虚无生自然,而自然又生‘ 道’;‘ 道’ 生一,一又生天地,而天地又生万物。”

万物皆始于“虚无”,而这正是“ 道”的根本,又是自然与一合二体。“天与与人物,本皆‘ 道' 之元。”同时,“虚无恍惚 ‘ 道' 的根,而万物共本 ‘ 道' 之元。”所以,“ 虚无”既不是空洞的,也不是具体存在的事物,它只是从虚无中脱胎出来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超越世俗界限的情感状态。

宇宙起源说,与老子的说法相一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乃自出乎无”。但对于形与神之间关系,《西升经》的看法不同于其他一些古代哲学家,它认为形神互相生成,并且认为形必须依赖于神才能产生,而神同样需要依靠形才能实现其功能。这一点体现了它对生命灵魂来源的一个独特见解,即生命灵魂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在身体和精神之间不断流转,这种流转才是生命活动的核心动力。

修身方面,《西升經》的论断更进一步强调了内心世界对于外部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性。在这个体系中,只有通过清除污染、停止杂念,并达到一种静心守定的状态,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内在的一份真理,以及如何去运用这些真理来引导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建议:要想达到真正的人生的平衡,你必须学会控制你的欲望,不让它们成为你行动中的障碍,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一个更加深刻、持久的心灵平衡,从而享受更长久、更高层次的人类经验。

治国则主要强调国家政策应该基于民众利益,这意味着统治者应当优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情况,以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如果统治者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权力,那么他们就可能引发变乱,最终导致国家衰败。但如果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民众的问题,那么国家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富裕,而且最终会走向永恒不朽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在寻找那条通往永恒之路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最完美的人类生活形式——即使在死亡面前也不退缩或恐慌,因为他们已经明白到这一点:一切都是一场梦幻游戏,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大循环——从虚空到实体,再回到虚空,然后再次展开新的故事线索。此时此刻,就是所有故事线索交汇点,无论发生什么,都将被视作命运安排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担忧,不要恐惧,就像孩子们玩耍一样享受每一次旅程,每个瞬间都是珍贵的宝石,用它们镶嵌出你的生命画卷,让每一个日落日出的轮回都充满意义。

标签:

猜你喜欢

什么是道教? 道教神仙体系探...
道教神仙体系探究:从黄帝至老子,传承与演变 一、道教神仙体系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道教作为一种深厚的信仰体系,其核心概念之一便是“神仙”。这种信仰...
道教说的话 道家智者引领人...
一、道家的哲学根源 道家智者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思想深受自然界和宇宙运行的启发。最早的道家智者是老子,他创立了道教,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人生是一场修行下一句 文明与冲突的哲...
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思想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试图通过各种策略来解决国家间的冲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秩序。其中,“无为”与“有为”的观念是两大代表性智慧,它们分别...
道德经的神奇力量 无为将无所不为...
无为将无所不为:探索悠然自得的生活智慧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世界里,人们常常被工作、家庭和社会责任牵引着奔波。然而,无为却是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智慧,它意...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