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西升天籁的智慧
导读
《老子西升经》,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据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记述,该经系函谷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尹喜字公度,周天水人。康王时为大夫,他仰观天象,知有圣人将西度,乃乞为函谷关令。果然在函谷关遇老子,迎为师,求至道,老子授以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尹喜后成道。
由于该经首称“老君西升,开道竺乾”,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崇道抑佛思想;且引用“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语,成书当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之后。而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提及此经,可知为汉末魏晋间道士所作。《道藏》第三百四十六、三百四十七册收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共三十九章及陈景元所辑《西升经集注》六卷亦三十九章,其中两本文字不尽相同。
该书以四言、五言或字数不等的句式阐明了老子的清静无为主张。在对“自然”的阐释中,它指出:“自然者,是‘虚无’之根本。”万物皆始于“虚无”,而这正是大 道之根本,也即是自然与一体,“天与与人物,本皆‘道’之元。”
文中还强调了形与神相生相成,并提出了形生神、形成神这一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注重虚无自然,就能得到永恒不灭,而过分追求有形实在则会导致毁灭。“抱元守一,不如存心向往于玄冥之间。”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内外合一,以达至真实的自我存在状态,从而实现长久安宁的心灵境界。
最后,《西升经》的治国术则强调了民本主义,将统治者的贪图珍宝视作引发变乱和国亡的原因,并主张采用最小政府、最少干预经济活动来维持国家稳定和人民富裕。这一点同样反映了一种超越现实政治欲望,以纯粹精神层面的修行来寻找更高的人生目标。
总结来说,《西升经》的宇宙起源说,与 老子的 《易·序》中的宇宙论基本一致,都认为宇宙从一个原初状态(空虚)开始,然后经过变化演变出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这部作品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提供了重要见解,同时也影响深远地塑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许多重要概念,如“自然”、“非-action”、“阴阳平衡”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大量探讨。此外,它还涉及到了早期中国宗教信仰体系中的某些元素,如对死后的世界、超验经验和灵魂转世等主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