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道观秘密戒法不妄传六种人勿入天然之境

道观秘密戒法不妄传六种人勿入天然之境

在1989年,北京的白云观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仪式——全真派第一次传戒合影。照片中的人物是宋士洪道长,他的出现让这次活动显得格外庄重。这一场景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意义:戒律,是修行之本,也是遵循真理的关键。在道教文化中,戒律被视为一种严肃而重要的教务活动,而非简单法事。

虽然人们可能会认为道教全真派的传戒活动是在解放后才开始进行,但实际上,这种仪式早已存在于中国古代。正如敦煌文书中的《唐景云二年道士王景仙受十戒经盟文》所记录的一样,那里提到了唐代的一位名叫王景仙的女道士,她在三洞法师张泰门下接受了十项戒律,并发誓要修行和供养,以此达到超脱凡尘、达至上清境界。

有人可能会说,佛教对道教传授戒律有影响,但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印度佛教当时并没有正式的传授戒律仪式,而且中国佛教关于传授戒律的情况,在唐宋时期才开始流行,而不是像道教那样早已根植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全真派中,对于谁能接受哪些人为其教授禁忌都格外慎重。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以下十个条件,即“好求胜法”、“好近贤智”等,他们就不会被选为接班人。而对于那些能够成为他们老师的人来说,他们必须具备忠诚、谨慎、敬畏等品质才能获得教学机会。此外,还有一套严格标准来决定是否将某个人选定为继承者,只有那些心地纯净、行为端正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大师。

这些规则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太上老君降世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且严谨的情节。当初,初期的道教主要强调克制欲望和保持宁静,《老君想尔戒》便是这一阶段最早的心灵指引。而随着时间推移,上清派、新天师宗等各自发展出自己的规矩,如“三皈”、“五戒”、“八戒”及其他更详细的地方法规。

北宋时期,全真派兴起,它带来了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地方法规,其中包含了“传咒”的制度,其宗旨是确保神仙之术不落入非分之手。因此,无论是在何种形式下,每一次受诫,都是一段充满期待与挑战的事业旅程。

标签:

猜你喜欢

人生座右铭大道至简无欲则刚 元始五老赤书玉...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中,难道不就是无为则无所不为,无欲则刚的秘密之源吗?》 太上洞玄灵宝召伏绞山精八威策文,与《元始玉篇真文》同出於赤天之中,挺...
道教信奉的神是什么 元始五老赤书玉...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中,抱朴守拙又何须光同尘?》 太上洞玄灵宝召伏绞山精八威策文,与《元始玉篇真文》同出於赤天之中,挺自然之运表、明太空之灵象,...
什么叫无欲则刚 元始五老赤书玉...
《庄子无为与有为之大道探究》 在古老的中国哲学中,庄子是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无为”和“有为”之间进行深入探讨。他的观点认为,无为是...
什么样的女人爱读道德经 修道人能有爱情...
在这个充满节日氛围的正月初四,人们不仅要迎接灶王爷,更要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个日子被视为“三羊开泰”的吉祥之时,因此许多家庭都选择了在家中过上一天,调整...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