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西方宗教学与中国当代学术发展中的自然情感无欲则刚探究
在我们经历的世纪之交和千纪之交,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即宗教学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宗教乃人类精神现象和灵性生活,人们对宗教的认知和研究,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应该承认,在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之前,这种宗教认知和研究或是各种宗教本身的一种内在性研究,体现出对其观念、情感、行为、组织、经籍及文化构建和传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剖析,或是相关学科所需的一种边缘性研究,展示着这些学科具有的多元知识背景和必要逻辑关联。而不带信仰前提、不为辅助手段、以客观、科学、公正态度为特色的、具有独立学科意识的宗教学,则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西方宗教学作为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中的一门新兴学科,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从根本上影响到一百多年来的世界宗教研究。
西方宗教学在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围、特定范畴、大量方法与流派。它分为狭义与广义两部分。在狭义范围内,它主要侧重于对已有神话传说进行系统化分析,对各种原始文明进行考古探索,对不同民族间交流互鉴过程进行深入挖掘;而广义则更偏向于探讨各大文明之间精神理念上的共通点与差异,以及如何通过跨文化交流促进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大同小异。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学者主张将其他领域如自然哲学等纳入至此类探究中,以期从更全面角度理解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
西方宗教学探究吸引且困惑人之心灵世界的一些基本关系,如神与人、彼岸与此岸超越与有限等,由此构成其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在这种意义上,不少西方著名思想家就曾试图解释这些关系,比如柏拉图用他的理想国来描述一个完美无缺的地方,而康德则提出道德律法是超验性的。
这其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人物,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这个问题:例如,在《尼采全集》中,我们可以找到他关于“超人”概念以及他认为真正的人类应该如何存在的问题;而在《黑格尔哲學講義》里,他详细阐述了他的辩证法理论,并通过它来解释历史变迁以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并且不断变化的一个整体。
总结来说,将情感里的无欲则刚融入自然景象当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自然界背后的某些哲理,以及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应用这些哲理。这是一场跨越时间空间的大型调查活动,它涉及了一切能被视作“自然”的东西,无论它们是在山川河流还是森林树木或者甚至是星辰云彩之间出现。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把这看作一种特别难以捉摸的事业,因为它要求我们必须能够同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同时也要保持一种严谨科学家的批判性思维,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但又极其令人激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