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龄如何将道德经融入自然之中中央美院院长分享成为一名道士的智慧
几年前,我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道象·我书法艺术》的展览,那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集结了众多大腕,成为书法史上的一次重要展览。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领导,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我的最新作品,也让观众见证了我与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的深刻融合。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赞扬说:“这次展览再一次证明了您的书法造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我认为您的近期作品不仅拓宽了我们对书法形式的理解,还推动了其文化价值的传播。这份敬意体现在您在太庙的书写之中,也是我们领略您艺术精神的一次机会。”
我的此次书法展以“道象”为主题,融入《易经》、《道德经》的精髓,但我并未使用传统楷、隶体,而是将艺术性置于首位。范迪安院长的话含有三层含义:一是我的成就得到了公认,是现代書坛的一个标志;二是我通过创新的方式发挥和发展了書法本身;三是我这种表达方式对传统文化表示了一种敬意。
《道德经》作为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巨著,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的缩影。我选择《道德经》作为内容,不失为一种完美选择,因为書法与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但从实用角度来看,如果人们无法识别这些字母,那么它就会变得无关紧要。那么,我为什么要采用人们难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这一思想?其他专家的意见也值得一探究竟。
中央美院院长许江说:“他的一双红袜子,上面印满数百个中国大字,就像行走于《逍遥游》、《心经》等东方古典之上,与欧亚拉美各地艺坛圣殿交汇。”他的话强调的是中西合璧,这也是他多年的交流所积累而来的自然结果。他曾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进行过交流,并且曾在美国大学教授中文,他对于中西合璧更有深刻理解。
中国书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则指出:“王冬龄先生注重草书中的空间问题,将其根植于传统,同时赋予创造力,使其独树一帜,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当代文学创作开辟新视野。”他的话强调的是王冬龄创新性的表现手段,以及基于深厚人文知识下的创新思维。
然而,即便专家们如此赞誉,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否真的能感受到这样的意义?有人认为,“让他自己阅读自己的作品”,“再重新写一遍”,甚至质疑这是不是一种误解或绑架,对於這樣的情況,有人提出批评說這種創作方式可能會讓觀眾對原來經典內容感到陌生,這也許就是當代書學界所謂“斷崖”的現象之一。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