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圜坐钵规制好听的道士道号天然道观之全真教
坐圜、坐钵,乃全真道之精髓。王重阳创立全真教,以超脱尘世,悟生死,证仙成真的宗旨。《晋真人语录》记载:“全真者,合天心之道也。神不走,炁不散,精不漏,这三者俱备,五行都聚四象安和,为之全真也。”成仙证真需“真功”、“真行”并举。“若要真功,则须澄心定意,无动无作;若要真行,则须修仁蕴德济贫拔苦。”此理为全真派修道大纲。
圆堂,即环堵,其源始于汉代祖师张道陵。《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张道陵学长生之法得黄帝九鼎丹法入蜀鹤鸣山坐圜精思炼志着道书二十四篇……三年丹成于永寿元年九月九日与夫人雍氏白日其圜堂自此始。”
重阳祖师立教初期继承此制。在甘河遇仙后,他在陕西南时村挖洞题名“活死人墓”,二年苦志修行。他在《活死人墓赠宁伯功》诗中说:“活死人兮活死人自埋四假便为团……”
重阳祖师主张住庵修行,《重阳立教十五论》规定了修持的内容和性质,其中第一论即住庵。当时的庵,是修道所,“庵者舍也,一身依倚”。马钰对住庵做了更进一步的规定,《丹阳十劝》第九规定“居庵不过三间”。
圆室或钵堂是宫观核心,《全清规.钵室赋》称:“原夫坐钵习定入室修功,有虚中而洞达,从实处以圆通……万法彻通兮肃清绛阙诸尘净尽兮皎洁灵宫。”圆满返本情归性乃钿之理。
关于圜室、钿堂建筑规制,《天皇至太清玉册》卷五载:“圜室以砖砌为室方圆一丈,无门,只留一窍以通饮食后留一穴以出秽,全 真入圜砌其门谓之闭关坐百日乃开谓之开关,此 圜室 之 制 也。”
关于钿堂同书卷五称:“其堂乃四方鸾俦鹤侣栖真是所自古名山仙迹之一有。一曰起栖馆揭其名于门楣,对曰:世间云水皆居此 天下 全 真 第一 关。”对全真正设金木水火土及金莲七朵表七真的制度详细说明。
体会以上内容,我们可知坐在圈子里(坐圜)和坐在锅里(坐钑)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仪式,它们代表着一种高深的哲学思想和严格的精神追求。在座禅中,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身体健康与精神上的调和,这对于追求个人内在价值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而这些仪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好生活态度以及对宇宙自然秩序理解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