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开山祖张廉夫道教传奇始祖
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出生于汉文帝九年庚午七月初十(公元前171年),在汉景帝中元二年的癸巳(公元前147年)通过科举考试,以文学茂才一等之姿官至上大夫,时年仅22岁。后因遭遇权贵的排挤,他放弃仕途,全身心地投入到玄学的研究中。在终南山修道多载后,他开始四处云游,从未停止过探索。
他来到了崂山,在现今太清宫一带筑茅庵自居,将这里开辟为垦田之地,以自食其力维持生活,同时深造修行。他曾多次返回江西,并再次回到崂山,与众多名胜相会。尽管他活了超过百岁,但依旧保持着鹤发童颜的神采和精力不衰的体魄。
张廉夫在道教史上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开创了崂山的道教活动,更是在当时广泛流传中的玄学领域独树一帜。一旦掌握了玄学奥义,对世俗职位自然失去了兴趣,“弃官入道”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作为一个深谙玄学的人物,在他所处时代,对名利视若敝屣,这种态度与对生命短暂而叹息的心境相结合,使得他的选择并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他在终南山学习数载之后,在武帝建元元年的某个时候来到了崂山,是此之前汉武帝建明堂早45年的时间。这段期间内,他率领群众建立了“三宫庵”和“三清殿”,成为崂山地区首批由人工建设的道教圣地,因而被尊称为“开山始祖”。
除了建筑事业,张廉夫也致力于推广各地经书典籍、韵曲之间的交流,使得崂山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富。他委托刘方清、赵冲虚、冯若修管理庙务,而自己则回归故乡鬼谷山三元宫继续修炼。当时,他已是85岁高龄的一个老者。但即使如此,他仍然频繁往返于大江南北,这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且非凡的事迹。
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栽植了许多树木并成为有史可考的人工植树先驱,而且亲手栽培的一棵古柏至今仍然生长良好,为这片古老土地增添了一抹绿意盎然。此外,由刘方清等继承主持太清宫宗教活动,当时这里已经拥有90余名道士,是当时规模较大的宗教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