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道家的鼻祖西华法师成玄英
成玄英,字子实,是唐朝初期著名的道士、道教学者和理论家。出生于陕州(今河南省陕县),曾隐居东海。他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被唐太宗召至京师,被赋予“西华法师”的称号。在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他因政治原因被流放到郁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
成玄英深入研究《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并著有《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南华真经疏》等作品。在注释中,他特别强调了“重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重玄学派的代表,也是唐朝早期道教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近代学者蒙文通评价道:“唐代前期,首推成、李。” 成玄英通过阐述“重玄之道”,使得道教的哲理性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在思想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玄”即不滞,即无执着,无对立。这意味着既不执着于存在,也不执着于非存在,而是超越这二者的束缚。
万物都受假名所限,只有自然与道这种本质上的无形事物是不可以用假名来界定的。人心与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
道本身静默,而众生皆可修行,只要返璞归真,静心养神,就能达到正果。认为静是长生的根本,而躁动则导致死亡,因此修行者应该去除躁动,以求得真正的宁静无为。
他的这些思想,对后世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不仅提升了道教思辨性的同时,还对儒家的心性学说产生了启迪。而他的著作,如《老子注》、《开题序诀义疏》,虽然原版已经失传,但近世学者蒙文通辑录出的版本,为后人恢复了一定的文献价值。此外,《南华真经疏》的传世版本也是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