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创始人是谁体玄先生潘师正
在中岳嵩山的钟灵神秀之地,曾经有两位道教高人:寇谦之和潘师正。寇谦之驻足嵩山三十年,开创了一代教风,被尊为国师,其新天师道传遍北方。而潘师正则在嵩岳驻足五十年,扇动了茅山宗风,使其传播至天下;皇帝皇后甚至驾临嵩山询问道教事宜,与国师无异。
然而,他们的结局迥然不同。寇谦之去世后,其新天师道很快便销声匿迹,而潘师正去世后,却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流传不衰,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关于潘师正,他是隋宫玄坛的名士,字子真,赵州赞皇(今河北赵县)人。据说他生于公元584年,是一个官宦世家的儿子。在幼年时,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如脚上有灵龟纹路、双手过膝等奇异征兆。
他的母亲是一位信仰深厚的道教徒,她教育他常诵《道德经》。当潘师正十三岁丧母时,他守墓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这段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为将来修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业年间,当刘爱道来到这里时,他发现潘师正在此处,便将其视为良马,只待一人骑乘。他随即拜刘爱道为師,但刘爱道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带着他前往洛阳。当王远知召见刘爱 道时,对他说:“你这般根器厚重的人才,要成就大事、证得真理,不可久居一处。”王远知对 潘 师 正 的看法非常高,并最终度他为仙子,将三清教法、三洞真诀、灵宝法等都授予了他。
随后,在王远知请辞返回茅山之后,潘 师 正受命在北方发展茅山宗,以抗衡佛教。这次旅行期间,他遇到了陈州宛丘人 刘 道 合,并一起隐居于中岳嵩阳观。不久,又研习内外丹法,以炼精化气求长生。此刻,他已是修行多年的老者,一心只想达到仙境而已。
唐朝初期,有消息传来,说刘 道 合能炼出九阳还丹,那么太乙观就在嵩山建起,让 刘 道 合居住。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当高宗身体虚弱多病的时候,他听说 刘 道 合能炼九阳,还丹,便亲自下令在嵩山建立太乙观,让 刘 道 合居住,而且还请 他进宫相见。然而,在京城期间,由于推辞制作佛书以及对于所需物资表示满足,最终未能实现这一愿望。不过,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时代人们对智慧与修养的一种敬畏和向往,以及他们对于超脱尘世苦难、追求长生不老生活状态的一种渴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