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在天成全真律坛外人不知的秘密之戒法不妄传道教文化中的天然道观秘术
1989年,我在北京白云观见证了全真派第一次传戒的盛况,那一刻,宋士洪道长赐予我一幅珍贵的照片。戒律,意味着严格遵守,不妄传授,是修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天真皇人曾说过:“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这意味着要通过严格的仪式和实践来证明自己的修为。
当一个人踏入戒坛时,他必须怀着诚意接受戒律,这是一种庄重而肃穆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威仪和礼节,以避免分散注意力。此外,他们还需要远离世俗世界,将目光投向更高远的地方,如五祖和七真,这些都是我们追求的榜样。
从严格意义上讲,全真派中的传戒活动并不算是宗教仪式,而是一种严谨的教务活动,它体现了一种严肃的情操以及对教义制度建设的一种重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全真派才开始进行这样的活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的传戒活动,而且有许多古老的经典可以作为证据。在敦煌文书中,有一份唐代道士受十戒经盟文,其中记录了一个名叫王景仙的大胆女道士,她为了超脱轮回、达到佛果愿望,从一个法师张泰那里接受了十大誓言。
有人说,我们学自佛教,但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早期印度佛教并没有明确记载关于“传戒”的活动。而且,在中国佛教中关于这一点最早出现的是唐宋之后,这与道教早期就有此类实践形成鲜明对比。全真派对于这个问题非常认真的态度表现在他们不会轻易地将这些秘密知识传授给任何人,只会选择那些真正值得信赖的人来接收这些知识。
《玄都律坛内庭要秘》详细阐述了成为合格接收者所需具备的一系列品质:好学、贤智、识别善恶、谨慎等等。如果方丈认为某个弟子符合这些条件,他才会正式教授他这套精湛的手艺。但如果发现对方心不纯净或行为不端,他绝不会轻易授予他这份宝贵财富。此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情况,比如健康状况不好或者性情多疑,都可能导致被拒绝。
总结来说,全真的传法体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太上天界直接降下来的规范。这套系统最初很简洁,主要强调控制欲望和保持清静状态。而《老君想尔戒》则被认为是正一天师道最古老的一部圣典,也是所有其他后来的忏悔录文献的一个基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清派、新灵宝派等各自制定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禁令,比如三皈、三五、一八、一十等,而北宋期间,全 真派兴起后,又加强了对这些规矩的一致性,使得它们成为了统一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