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不言而喻揭秘律坛外人未知的神秘戒律天然道观的独特法则
在1989年,北京白云观举行了全真派第一次的传戒合影,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被宋士洪道长所记录。戒律是修行之要,是归于真实的根本。在这场景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群道士们秉持诚信,严格遵守戒律,他们的行为如同天真的皇人所言,不仅要模仿真正的道士,还要遵循真正人的规矩。这些道士们在戒坛内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以确保他们能够保持安静和威仪远离世俗之物,而是追求高尚且神圣的事业。
从严格意义上讲,全真派中的传戒活动并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仪式,它更是一种深刻的教务活动,体现了一种严肃而庄重的情操。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比其他宗教来理解,因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的传戒活动,如正一道教中的《唐景云二年》就记载了这一点。这个文件详细地描述了一个名叫王景仙的女道士如何受取十项戒律,并发誓将其视为身上的宝贵财富。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佛教对此有影响,但事实上,印度佛教并没有留下关于传授戒律的情形。而中国佛教则是在唐宋时期才开始流行此类习俗,这明显晚于 道教早已存在多个世纪。此外,全真派对于传授戒律非常谨慎,只有当选定的人符合一定条件时,他们才会正式教授这些法则。
根据《玄都律坛内庭要秘》,任何想要接受这门学问的人必须具备十个品质:好奇心强、善良无私、聪明能辨真伪、谨慎不做错事、温柔自制少犯过错、能够超越自己不骄傲、尊敬师傅重视教育、一心侍奉师长乐于辛勤工作,对先师怀抱感激之情,以及坚持不懈地请求受灌输知识。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才能得到正式教学。
同时,全真派的大师也有一套标准来选择是否授予某人法号:如果一个人心志不纯洁,不诚恳,没有坚定的意志,无论他的智慧再高,也不会被选中;五逆罪者自然也不适合;即便是健康状况良好,如果不是时候,也不会轻易授予。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法典就会被隐藏起来,在命运转变的时候自然会出现新的接班人。这就是全真派对于受刑徒接收法律制度以及向他传授法律原则的一些基本准则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