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提倡积阴德但应如道德经执一不妨将善举显露于天然道观的文化中
道教提倡积"阴德",但是否在做好事时公开宣扬,取决于个人的修行境界和对《道德经》执一的理解。在天然道观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可以思考:为何要将善举显露出来?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外在的赞誉,还是内心的真实感受?在《太上感应篇》的三善——语善、视善、行善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那就是以身作则,不仅仅是为了他人看得见,而是出自内心的慈悲与关怀。
在华夏农业文明独特性的影响下,道教将这一思想延伸至家庭血缘关系,将“因果”理念与承负观念相结合。我们所享受的一切福泽,都源于父辈祖辈辛劳积累之福德。而对于子孙后代而言,如果不继承父母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受到恶果的牵连。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于社会公德和人生自然属性有着深刻认识。
因此,在劝人为善中,我们不再是一个独立个体,每个人的起心动念都与亲属和社会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信仰和教化,道教告诫人们,为善可以得福果福报,为善是登真的基本前提,为善是度世必要法门,为善也是个人修真的必然之路。
为了确保每个人能够明白自己今天所作所为究竟是善还是恶,有司过神明会暗记功过,并待到考校的时候进行复盘。此等考校严明的人们若能听从天尊教诲一心向善,久久必获福报。然而,这并不是说只需表面上的表现即可,因为真正考验一个人是否有信仰、有修行,则是在独处的时候——即无人知晓的地方——是否还能够不起恶心、不生恶念、不做恶事。如果能如此,那么此时所有的 善言 善行便被称为“阴骘”。
也许有人会问讲“阴骘”与“阴德”,是否就是强调私下里暗暗做好事,不需要让他人知晓呢?其实,“阴骘”的“阴”,既包括了他人不知晓的时候隐秘地从内心发出的慈悲念,也包括了更深层次宗教意义上的指向,即非欺瞒神明,从而达到知行合一、身心不二的大旨。
因此,无论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还是在黑夜默默行动,只要我们的言语和行动都是出自真诚的心意,就已经达到了真正的一切言语皆善言、一切行为皆善行的修为。在这个过程中,不论如何看待或评价,他人的看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我们对自己生命价值观定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