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月祖师如同江河源头滋养全真戒的成长道教文化如同大地之母孕育天然道观的辉煌
道教文化中的戒律学思想自古就有其深厚的渊源,早在魏晋时期,便已孕育出三皈、五戒、九戒、十戒等多种戒律体系。隋唐时期,初真戒这一概念逐渐成型,而北宋时期的《三洞修道仪》更是详尽记录了初真八十一戒。这些思想随后被北方的楼观道所吸收,并在南宋时期的全真教中得以融合,形成了全真初真十戒。
净明道作为一支重要的宗派,其创立之初便有着自己的初真十戒理论。在与全真派的融合中,这些思想也自然而然地被整合进了全真教内部。至于清代,全真龙门派第七代祖师王常月祖师对这套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编,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不仅在当时内外文人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常月祖师在传授他的法轮之际,曾撰写过序言,其中流露出他对于法则严谨和修行坚持不懈的心境:“夫律之名,何昉乎上古,垂拱无为,结绳而理。”他认为法律虽出于人间,却蕴含天性;德行虽发于人心,却能达天理。他强调:“虽然万代不磨之玄律亦未尝终于湮没也。今感集众善茂阐玄元之化益宏清静之宗可知时至之妙,在斯一举,将来之望,在于今日也。”
此外,他还有一句名言:“愿世人善读国书身不近狱门而作良士今又愿道善读玄典心不涉鬼路而跻天仙矣。”这表达了他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双重追求的心态。而他的弟子们,如楚郢吴太一震阳氏,更是将这些思想推向更加深刻层次,他们认为“仙佛之教幽而灵儒之一张固”两者相辅相成,“治己治人其理一也”。
总体来说,全真的确立及其发展,可以看作是一场长久且艰苦卓绝的人类精神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同时也有着不断更新和完善。此番由王常月祖师所主导的大量变革,对整个道教界乃至中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