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思想之超越死亡
死亡是所有生命 注定的最终归宿,不能脱俗的人类执著地渴求着永生,于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锻造了人类 哲学的恢弘与博大。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其中道家生死哲学, 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脱俗的不凡见解和独特的美学意境,格外醒目的凸 显了出来,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死哲学理论宝库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 又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道家生死思想的丰富深刻,其见解的超凡脱俗,所以,本文虽然很 想穷尽道家生死哲学的特点,但实际上却很难很难,所以只能是ldquo;浅析rdquo;其特点 了。ldquo;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不是从天而降,凭空出现的,都有其赖以产生的客观环境和 主观条件rdquo;。道家的生死哲学也不例外。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极为混乱的时期,臣弑君 ,子弑父,列国之间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战乱频繁,是个杀伐竞争的年代,ldquo;今世殊 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rdquo;,死亡是当时人们不得不面临的残酷现实 。但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改变,又使得春秋战 国时期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时代,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高峰, 也就是在这时,诸子百家首次抛弃了先民长生的幻想和对鬼神的盲目崇拜,纷纷以理性的眼 光来反思生死问题,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道家的创始人正是立足于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 以ldquo;万物皆一rdquo;的开阔视野看待生死,超越了一时一事、一得一失,确立了极具 特色的超越死亡、生死存亡一体的生死哲学。
一、生死同质的唯物意识
道家基于ldquo;气化rdquo;理论 的生死同质说非常独到,有着很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和唯物意识。以自然哲学为特点的道家 哲学,以自然主义的ldquo;气化rdquo;理论作为逻辑起点,侧重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 讨生死问题,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独特的生死哲学理论。老子说:ldquo;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rdquo;。无论是天地万物,还是玄虚之道,都是以自然为其基本原则的, 自然就是人、地、天、道的规范。在老子看来,人和自然万物的生死变化都来自于ldquo;道 rdquo;的阴阳二气所决定的:ldquo;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 阳,冲气以为和rdquo;。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相关思想,并以ldquo;气rdquo;为根基 ,在天地万物通于一气的自然观基础上,以ldquo;物化rdquo;的理论来诠释生死,把生与 死融入宇宙大化运行、万物生灭变化之中,建立了道家极富超越精神的生死哲学。ldquo;气 rdquo;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最基本元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无不系之于气。在道家那里,ldquo;气rdquo;是生命从无形到有形的基本成分,生死同质 ,都系之于ldquo;气rdquo;,生死转变实际上是ldquo;气rdquo;的聚散变化。在道家看 来,ldquo;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一气耳rdquo;。道家 把生与死铸入了无限的天地整体之中,身体ldquo;是天地之委形也rdquo;,生命ldquo;是 天地之委和也rdquo;,性命ldquo;是天地之委顺也rdquo;。ldquo;杂芒芴之间,变而有 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rdquo;。生命产 生的过程,就是由天到气,由气到形,由形到生命的过程,人的生死也就是气的聚散,是自 然而然的过程,所以生死并不神秘,是自然物质化合变化的结果。也因此,死亡其实并不是 生命绝对意义上的终结,而是作为自然万物的一分子,始终处于ldquo;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rdquo;的ldquo;始卒若环,莫得其伦rdquo;的ldquo;物化rdquo;链之中的。其逻辑结论 :既然人的生死是一个ldquo;物化rdquo;的过程,生死本身也就不过是ldquo;气rdquo; 的不同变化形态,那又何必悦生恶死呢?无疑,道家不仅力图消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而且 试图跨越人类生死之困,使人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不朽。基于具有唯物色彩的ldquo;气 化rdquo;理论,道家关于生死的最终结论是:ldquo;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rdquo;。就这样,生死在道家的先哲那里完全没有了神秘感,在他们看来,生命体的生与死 转换犹如日夜交替般自然。显然,按照道家ldquo;气化rdquo;的理论,人类并不存在永远 无法跨越的生死之自然大限。道家在这里将人类的个体从现实的世俗世界的束缚中释放出来 ,将个体的生死放到自然的大背景中。这在无形中化解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凸现出宇宙大 我的无限性。在ldquo;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rdquo;的豪情中,生与死的问题也就 上升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道家运用ldquo;气化rdquo;理论对人类生死之困的观念性突 破,具有巨大的精神解放意义。而且,在客观上由于这一观念性的突破,闪耀着唯物主义思 想的光辉,在实践层面上也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现象,把握死亡的本质,正确处理生死 问题。
二、ldquo;死生存亡一体 rdquo;的辩证思想
道家学说的奠基 者是中国古典辩证思维的大哲,这使得道家的生死观始终贯穿着对立统一的辩证精神。在生 与死的问题上,他们首先认同生与死的对立,同时又认为二者的对立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 二者在本质上都统一于ldquo;气rdquo;。关于生命的短暂性和死亡的必然性,庄子有过一 系列的论述:ldquo;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rdquo;,ldquo;死生为昼夜 rdquo;,ldquo;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rdquo;。但道家并未因此就以二元对立的态度 来看待生死,相反,他们认为生死之间具有共通性,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秋水篇》中 庄子就说道:ldquo;明乎坦途,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 不若有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rdquo;也就是说,既然知道死生是人所必然要行 走的道路,所以活着没有必要喜悦、死了也不要认为是灾难,因为生与死始终是处于变化之 中的。计算人所知道的,总比不上人所不知道的,人有生命的时间,总比不上他没有生命的 时间。由此,庄子得出结论:ldquo;方生方死,方死方生。rdquo;在道家先哲们的眼里, 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不停地向对方转化着,生与死也是如此,也是不断转化的。生死 其实是一个同步进行的过程:生命开始了,也意味着一步步靠近死亡,而一种生命的结束则 意味着另一种新生命的开始。生与死原本是同质的、一体的,生死存亡的一体性,使得生死 具有互属性、同时性,生与死之间并无清晰的界限。那么,生死何以会是一体的?道家先哲 立足于ldquo;气化rdquo;的基本原理,认为生死统一于ldquo;气rdquo;。对此,庄子就 有过具体而形象的阐述:ldquo;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 为臭腐;臭腐变化为神奇,神奇变化为臭腐。故曰:lsquo;通天下一气耳rsquo;。圣人故 贵一rdquo;。生是死的连续,死是生的开始,谁知道其中的规律!人的出生,不过是 ldquo;气rdquo;的聚积而已,ldquo;气rdquo;聚积起来便是生命,ldquo;气rdquo;消 散了便是死亡。如果死生是相属的,我又有什么忧患呢?所以万物是一体的,通常人们把所 赞美的视为神奇,把所厌恶的视为臭腐;然而,臭腐可转化为神奇,神奇又可转化为臭腐。 所以说,整个天下是一气相通的,因此,圣人珍视同一。可见,在道家大哲看来,生与死并 没有确定的意义。如果能够与生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将生死置之度外,超越生死,就能 够真正达到淡泊静观的境界。这是一种至美的境界。对于道家先哲的这种超然与洒脱,现代 人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道家的奠基者在春秋战国战乱频繁的时代,面对人为制造的死亡现 象,以及人们对死亡的极度恐惧,抛弃了先民长生的幻想和对鬼神的盲目崇拜,怀着忧思与 希冀,以理性的眼光通过对久困着人类的死亡与生存、瞬间与永恒的反思与探索,为人类的 精神家园构筑了一个完美的归宿。道家大哲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用智慧、生动而具体的辩 证生死观彻底解放了人的精神,舒缓了人的心理压力,使人拥有了自由而浪漫的心灵天空。 这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净化现代人心灵的意义上,道家生死存亡一体的辩证 生死观,仍有着太多可圈可点之精华。
三、生死必然的宿命观
道家用天地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来 观照生存和死亡的必然性,深刻认识到生死必然的现象。道家认为,在有形的天地万物之中 有一个无形但却充满着生机的ldquo;道rdquo;在静静地流动,宇宙间的一切运动不过是 ldquo;道rdquo;流行的结果和表现,天地万物都随ldquo;道rdquo;自然而然地生长变化 着,一切都在ldquo;道rdquo;的必然之中。这就是ldquo;命rdquo;。ldquo;故飘风不终 朝,骤雨不终日hellip;hellip;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rdquo;由此认为,生死必然 各有定分:ldquo;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rdquo;。庄子则更明确地说道:ldquo;人 死者有时rdquo;。ldquo;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rdquo;。在他看来,人的生死是必然 规律。当然,由于认识的局限,道家的先哲们并不能深刻把握生死必然的内涵,他们所理解 的生死之必然,不过是对命中注定的服从。对此,庄子也有不少的论证:ldquo;不知吾所以 然而然,命也rdquo;。ldquo;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rdquo;。 ldquo;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rdquo;。对 于庄子而言,这种必然性只能是外在于个体生命的一种无奈:ldquo;吾命其在外者也 rdquo;。正因为这样,个体生命是无法改变它的。既然生存和死亡都是一种必然,那么活着 虽然值得珍惜,但不必过于执著;死亡虽然遗憾,也应该欣然面对。对待死亡的态度,就不 必过于恐惧和担忧,而应当是超然和顺从。ldquo;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rdquo;,在道 家先哲们看来,凡夫俗子正是因为不懂得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必然,所以悦生恶死、趋荣避辱 、极力逃避命运的安排,所以他们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只有认命、知命、安于命,才能在 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始终使自己的心境处于ldquo;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 深深rdquo;的ldquo;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rdquo;的安宁、恬静的状态,从而在精神上也就 会体会到一种自由的满足。当然,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只有ldquo;真人rdquo;才能做到 这一点。现实生活中,ldquo;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rdquo;。个体生命中,生死各占三份,但有些人为了求生却往往 步入死地,结果使死的因素又增加了三份。之所以这样,就因为其求生太强,违背自然 之性过分益生,反而害生、损生。由于人们天生就ldquo;悦生恶死rdquo;,所以往往会不 理智地逆天行事。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以至于整日栖栖惶惶,在无限的心宁不安、心理 痛苦中走向人生的终点,他们往往想挽留生命、想在这个世界上多停留一些日子,但由于沉 重的心理负担,反而加速了其死亡的进程。这些人殚精竭虑、劳神苦思,不知道顺应自然之 道而去ldquo;益生rdquo;,反而ldquo;以好恶内伤自身rdquo;。从死亡的必然性,道家 推导出了超然淡泊、安于现状的人生观。其逻辑推论是:既然ldquo;命rdquo;的存在与否 是一种必然,生死变化是自然之道在个体生命中的体现,非人力所能左右和改变,因此,人 们就应当以顺乎自然的态度去处理生死问题,反对人为的追生避死。要ldquo;适来,夫子时 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rdquo;。对死亡的认 识直接影响了道家的人生观:人或生或死都是注定的,犹如人死是无法改变一样,人生的际 遇也是不可改变的,是既无力抗拒也无法逃避的,个人所能做的只能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 安于现实,听任命运安排,ldquo;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rdquo;。只有安于 ldquo;生rdquo;、顺从ldquo;生rdquo;,做到ldquo;安时而处顺rdquo;,放弃世俗的 一切勉强顺应生命的本性,才可能真正地享受人生,并达到道德的极致。人若能这样,即可 超越ldquo;哀乐rdquo;之情,获得ldquo;悬解rdquo;效果,从必然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得到精神上的最终解放,体验到心灵上的绝对自由。道家由生死必然性而演绎出顺应命运 法则的,无疑具有消极的听天由命之嫌。但若排除这一糟粕,更用心地解读蕴涵于其 中的精华,那么,我们不难看到,道家虽然承认并欣然接受死之必然这个ldquo;命rdquo; ,但是他们并没有从这一走向悲观主义,而是走向了达观主义。悲观主义是以有限观 有限,以生观生,闪避死亡畏惧死亡,结果是削弱了个体生命的生存意志和独立人格,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