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珠玉朗月 三希仅存伯远帖的冰雪之美

珠玉朗月 三希仅存伯远帖的冰雪之美

珠玉朗月 三希仅存—《伯远帖》的冰雪之美

    《伯远帖》是王羲之之侄王殉的传世之作。《伯远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被后人喻为三件稀世珍宝。乾隆皇帝当年曾将这三件法帖一并珍藏于养心殿西暖阁,为这三件墨宝专设“三希堂”,并刊刻了著名的《三希堂法帖》。
    王殉(350一401年),东晋书法家。字元琳,又字法护。官至尚书令。相传他曾梦见一人,授以如椽大笔,并称:“此当有大手笔事。”所谓“大手笔”的典故,即出于此。《伯远帖》系王殉书写的一通信函,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流传有序且比较肯定的晋代法书真迹。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纯真的“晋韵”,有人认为该帖比王羲之的还要纯粹。此帖点画以侧锋杀之,行笔劲峭秀丽,自然流畅,体态甚为美妙而多姿。结体上他借鉴王献之的敬侧取势,而姿态生动活泼,充分展示了东晋士人风流调悦、豪迈潇洒、超世出尘的人格风貌。

    【东晋】王殉《伯远帖》(部分):
    王均是书圣王羲之的侄子。其祖父王导、其父王恰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均之草圣.亦有传焉’。行草书《伯远帖》是王殉给亲友的一通书函,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

    王殉的《伯远帖》是一件行书作品。大家知道,行草书下笔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意,可谓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神机一片。《伯远帖》那种连绵牵转、清朗疏散和古淡之气,是尚韵书风的典型。
    晋代书法的美,说穿了就是晋人的美石晋人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向外发现了宇宙和自然。这内外宇宙的契合,造就了晋代书法那“初发芙蓉”的美,即妍丽之美。
    “晋尚韵”,首先“尚”的是自然山川之“韵”。魏晋以前的山水风光、自然景物的抒情篇章,大都是文人间接或凭空想象而撰写的。魏晋人或歌或咏,则都是亲临山水风月之间的切身体会,现场感极为真切。《兰亭序》对“崇山峻岭”、“流疡曲水”等自然宇宙那真实迷人的描写,之所以被后人推崇,就是因为作者对宇宙自然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因此,人们对《兰亭序》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其次,“晋尚韵”,虽然是书法的“尚韵”,实际上是晋人人格之韵在书法艺术上的体现。晋人美学的一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人物的品藻上,有别于前代。先秦两汉之际,人们对人物的品藻,是性的品藻。至晋,人的容貌举止、形体外貌等因素,获得了突出的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当时人们看王羲之则是“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感叹王恭形貌,则云:“灌灌如春月柳。”这里被赞赏的是一种珠玉朗月般的超尘绝俗的美,追慕着的是一种光亮鲜洁的美。
    晋人的书法提按幅度很小,从王殉《伯远帖》中我们不难看到,在用笔上基本没有顿挫,更不使用颤笔,线条光洁纯净,气势酣畅流动,意态自然随意。这些无不说明晋人拒绝所谓粗犷、老辣和刚狠,更与“狞厉之美”背道而驰,他们欣赏和赞美的是美男子“潘岳”的姿容美妙和楚楚动人,赞叹的是“绰约如处子,肌肤若冰雪”的理想之美。
    除此之外,晋人的唯美主义倾向让后开眼界。你看那王子遒处世的洒脱,还有那稽叔夜在断头台上的一曲《广陵散》,都是晋人超功利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美的真实再现。
    因此,晋人的人生是艺术的人生,晋人书法的不可企及即晋人“韵”的不可企及。所以,明人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评价王殉的《伯远帖》是“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颜真卿书法 毛笔书法字体下载 兰亭序书法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如何解释儒释道的天人合一 怎样理解并运用...
在中国的道教中,天地人三界是指宇宙间的三个层次:天界、地界和人界。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而成为一名道士,也就是要在这些不同层次之间找到平衡与统一...
道教轮回学说 才会无所不有-...
超凡灵感:如何培养创造力让想象飞翔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和创造力成为了个人和企业成功的关键。有的人似乎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这种能力常被称为“...
都有哪些学说 无作为的美好通...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在忙碌着,似乎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感到紧张和压力重重,但如果我们能学会“无为”,也许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满足...
道家和儒家的根本区别 道法自然探秘历...
一、古老的智慧——老子与《道德经》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至今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思想核心在于“无为...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