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继承与创新 龙作云
浅谈继承与创新 ——学习《张迁碑》和《王超麈隶书》用笔上的点滴心得 龙作云 在湖南老年大学教学楼二楼楼梯旁,悬挂着一幅“湖南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书画厅”的横幅。每当从旁经过进,我都要驻足观望,并被这种源于传统、又求索创新的隶书的独具韵味所感染,被那种以拙为主、拙中含内秀的独特风格所吸引。经打听是一辈书法家王超麈先生书写的。参观“晚晴风景”书画展中,又见到王老的大作。由于特别抢眼,围观人多,都被那种结体平稳、匀称、时出奇趣、自然天成的神韵所折服。在展厅售书台上,我争购了一本《王超麈书法选集》。不久,又在王老家拜读了由中华书道学会理事长孔依平编辑的《王超麈隶书》。我如获至宝地反复临习。字形、字体临得很像,但形似神不似。老书法家史穆先生忠告我:“根据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古训,为了学好王老的隶书,你应从源头学起。他是学《张迁碑》的,你应该学《张迁碑》,汲取古人的精华,像王老一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索探新。”名家周俊杰先生为《王超麈书法选集》所作的《序》中,高度评价王老的作品。他说“它深植于传统,具有中国书法本体所应有的一切。它决非仅在传统中抓到一点皮毛者所能企及。”又说他的作品“如此地具有新意,具有我们这个时代人所赞赏的情趣。……完全是以自己的语言在向人们诉说。”我与王老的隶书已结下不解之缘,为了学习好,在名家的指教下,我一关载入了《张迁碑》里,学习它的结体、书法和用笔,并反复临写。与此同时,重点学习王老隶书的用笔,细细品味王老是怎样继承传统和怎样求索创新的。学习方法改变了,学习的收获也多了、实在了,现仅就用笔方面的点滴心得作如下收收获也多了、实在了,现仅就用笔方面的点滴心得作如下探讨。 一、横。隶书的横分平横、波磔横二种。以“王”字为例,《张迁碑》(以下简称《张》)的“王”字(图1),上面二横是平横;下边一横为波磔横。《王超麈隶书》(以下简称《王》贴)中的“王”字(图2),三横都是平横。用笔方面:《张》碑“王”字的起笔较重,方切,藏锋逆入,切锋宽厚,取尽逆势,中部稍提,一、二笔回锋收笔,第三笔则为波磔横。《王》贴的“王”字,圆头,起笔较重,藏锋逆入,笔为浑厚,中部没有提按,三笔都是回锋收笔。 横画的行笔:《张》碑分中细、波势、直势三式。如“有”、“高”二字为中细式(图3)。它的平横行笔铺毫涩进,笔锋渐提,至中部提得最起,后笔毫再由轻到重,渐铺毫至尾部,顿挫如出锋收笔。《王》中有“有”、“高”二字(图4),铺毫没有提按,线条等粗,但二字收笔稍按。《张》碑中的“之”字为波势(图5)。因主笔行笔呈波发笔势,一波三折,显于线外,但笔意较收敛,显沉穆之气。《王》贴的“字”字(图6)行笔稍见波势,线不等宽,收锋锋尾稍向上翘,少数字也有圆收或尖收的。《张》碑中“君”“有”二字的主笔为直势(图7)。起笔方竣,行笔平直涩进,几乎是一直势,无波浪起伏,收笔多为平势锐收,线形上边线较平,下边线弧,尾部饱满,出锋力蓄锋尖,为典型的“雁尾”。《王》贴的“君”、“有”二字(图8),主笔为逆锋起笔,圆起圆收,行笔涩进、不等宽,稍有提按,略显波浪。但与楷书的横画用笔有明显区别,它古朴浑厚,逸气横生。 二、竖。隶书按竖的尾端形状,分尖尾竖、秃尾竖二种。《张》碑中的竖画则多为方回竖,如“系”、“赁”二字(图9)。 方回竖起笔逆锋入纸,或方或方圆之间,逆势铺毫下行。阻力感强,随行随按,尾部稍驻,挫锋成方角后上回收笔。竖画显得挺直,方整峻拔。《王》贴的竖画不方回,不尖收,多为圆起圆收,别具风格,如“仙”、“林”二字(图10)。逆锋起笔、行笔重按、逆进、不挺直、但显凝重、敦厚、尾部稍驻,圆尾收笔。少数字也要方尾收笔的,如“债”、“伎”等(图11)。不过不象《张》碑那样刀刻似的。至少尖尾竖,《王》贴中几乎没有见到。 三、撇。隶书中的撇画,按其尾端形状,分方回撇、圆回撇、尖回撇和钩尾撇四种。《张》碑的撇画主要是前三种。如“东”“於”二字(图12),是方回撇。《王》贴的“东”、“於”二字(图13),也基本属方回撇,但运笔各有千秋。如“东”字的撇画,《张》碑起笔为虚逆,《王》贴为实逆。《张》碑引笔铺毫,由轻而重,至尾部回锋向上,做方切角后,沿原路回锋。《王》贴行笔随提随按,提时见枯笔,按时显得敦厚,但线条等,尾部回锋,呈方切角,沿原路回锋。“於”字,《张》碑实逆,方锋起笔。运笔与上述“东”字相同。《王》贴的“於”字起笔实逆。起、收笔都是方中寓圆。略显尖形,且线条由窄渐宽。 圆回撇。《张》碑以方笔为主。为了不流于板滞,间用少量圆回的笔画,致生动多姿。如“夷”“令”二字(图14)。行笔时铺毫较匀,渐行渐按至尾部稍作停顿,圆转向上回锋。《王》贴的圆回撇较多,如“人”“夫”二字(图15)圆转向上回锋,行笔的线条浑厚、敦实,字的起笔多为圆笔,但也有圆中见方或方中见圆的。 尖回撇,《张》碑的“多”“不”二字(图16)的撇画都是尖回撇。起笔切锋逆入,调笔锋入行,铺毫舒缓,至中下部时,渐提笔锋,逆推送力到锋尖,于空中取虚回笔势。行笔宜侧笔中锋,多取涩笔逆势。“多”字则多尖收撇。《王》贴中“不”字(图17)的撇画有尖撇,也有圆撇。用尖撇或圆撇的起笔多是实逆,开始稍提,中锋涩势行笔,将笔力送到笔尖,形成尖撇,但撇画尖而不出锋颖。 钩形撇。《张》碑中“月”字(图18)的撇画,因中下部向左上弯,状如钩,叫钩形撇,又称钩尾撇。逆势行笔,取竖势,随行随按,铺毫与起笔同宽,至中下部笔锋稍作停顿,回挫转笔向左,成弯钩形。收笔以方回居多。《王》贴中的“月”字(图19),撇形不见弯钩,但撇画还是向左下方撇出。其起笔与《张》碑相似,但收笔圆回、行笔敦实、大方。 四、捺(又称磔)。隶书的捺笔从起笔方法看,有方头捺。《张》碑中的方头捺较多尖头捺二种。扫在字中所处方位不同,又分斜捺和平捺。 方头捺。《张》碑中斜捺变化较多,如“武”、“载”二(图20)。起笔正锋入纸,回锋向左,稍顿,将笔锋弹入中间,直入行笔。行笔开始一段与起笔宽窄一致,至中下部渐重按,至尾部最满,重顿蓄势后敛收。《王》贴中捺的起笔多为圆间、或方中寓圆,很少见到方头的。如 “武”、“载”二字(图21),起笔都是圆头或方中寓圆、藏锋、锋向右,稍顿即向右,随提随按,至尾部稍按,向右上捺出。“武”字形成右向弯钩,行笔中见枯笔,显得苍劲有力。 尖头捺。《张》碑中常见到,如“不”字(图22)。空中回锋,笔锋轻轻入纸,轻按铺毫入行,尾部顿挫后钝势即收。也有的“不”字收笔时稍上挑。《王》贴中的捺画基本没有用尖头的。以“不”字为例,写法有多种(图23),都没有用尖头捺的。除了用点替代捺画的以外,捺画笔锋都不是轻轻入纸,行笔不提,铺毫入行,线条等宽,稍提圆收。 斜捺。《张》碑中斜捺变化较多。从行笔走势来看,分直捺与弧捺二种,以直捺居多。如“良”字(图24)起笔逆入,折锋直入行笔,渐行渐按,轻挫涩进,尾部铺毫最重,稍顿渐收,起笔走势平直。《王》贴中的“良”字(图25),也是起笔逆入,但折锋直入行笔时,没有提按,尾部回锋上挑收笔。 P《张》碑中的弧捺,如“氏”字(图26)。起笔虚逆,笔锋轻轻入纸,渐入行笔,方向由斜入平,铺毫充实,尾部笔锋稍顿,渐提出锋。出锋有长有短,也可长可短。《王》贴中的“纸”字(图27),起笔虚逆,行笔由窄渐宽,至尾部由斜入平,向右平向挑出,线质圆润敦厚。 平捺。《张》碑中的平捺,走势平坦,最具一波三折之势。如“通”字(图28),起笔藏锋逆入,销顿略提,铺毫右行,渐提至中,铺毫至尾部,顿笔聚毫平向挑出。平捺的斜度小,近似波势横画。《王》贴的“通”字(图29),在继承《张》碑传统的基础上,也有很大创新。起笔与上笔的交接不明显,似一笔写成。铺毫右行,强调涩势,无明显提按,走势相对平坦,线条基本等宽,收笔时稍上挑。“通”字平捺的走势,可代表《王》贴平捺的走势。不同点是写“走之旁”的起笔时,有的写两点,有的写一点或三点,然后写平捺,遒丽多姿,丰富多彩。 五、笔画。有折笔、点画、钩画等。 1、折笔。折笔是指连续书写的横和竖,或竖和横的交接处,不用顿笔,不呈斜角状的笔画。《张》碑的折笔,按运笔有方折、圆折、回锋折三种。《张》碑的方折是典型意义上的隶书转折。横折、竖折多呈方形折角,严谨结实。如“字”、“包”二字(图30)。用笔时横画(竖画)转挫除行,转折处稍提,换向后即于原处入纸,稍挫再转向下(右)铺毫徐行。转折处连接自然、严密,不出现“耸肩”或“脱肩”等现象,横竖粗细变化基本一致。《王》贴中的“字”、“包”二字(图31)的用笔,与《张》碑基本相同,且“字”的转折处,内外同为方折,好像刀刻似的。《王》贴的“包”字,转折处内方外稍圆,行笔有提按,收笔处向上挑出,不像《张》碑那样出锋。 圆折。《张》碑的圆折,多用于弧弯钩和横折弯钩。如“芳”、“为”二字(图32),圆折继承了篆书转折的圆势,但行笔不强调中锋,要求顿挫涩进、步步为营。转折时笔锋稍提,收笔方回。《王》贴的“芳”、“为”二字(图32),起、收笔与《张》碑二字基本相同,但有创新。如“芳”字圆弧稍小,字显得紧凑,同时字贴中所有“为”字,不是圆折,且内外折角是方折,收笔方回。 回锋折。《张》碑中的回锋折,就是将形成转折的两笔分解,转折处相触接。如“震”、“化”二字(图34)。逆势写横(竖),行笔除行,转折处笔画另起。位置以托住前一笔画为宜。藏头逆入,收笔方回。《王》贴中同有“震”、“化”二字,但查遍帖中62个“宝盖头”和“雨字头”的字,它们都是方折,没一个回锋折。同时有趣的是,右折的长度与左边对应的那笔稍短些,显得不拘禁,颇有生气,如“雪”“云”“霜”“寒”“宿”等字(图35)。 2、点画。隶书中的点画,有出锋点、圆点、直点、竖点、横挑点、平点、撇点、捺点等等。《张》碑中关于点画的写法,十分考究、新颖,且变化较多,别饶风味。因篇幅关系,这里只将常用的出锋点和圆点略加分析,并与《王》贴比较。 《张》碑的出锋点,起笔逆入方切,下笔稳健沉着,速度快,力量足,带有明显的“啄”势(像啄木鸟的嘴啄树的姿势)。可从不同的方向入纸,较灵活随意出锋方向各异,可横向、竖向、左向、右向,如“平”、“全”二字(图36)。“平”字左点向左出锋,右点向右出锋;“全”字的第二横画用两点代替,左点竖向,右点向出锋;“全”了的第二横画用点代替,左点竖向,右点向右出锋。《王》帖中没有“平”、“全”二字,不便具体比较,但出锋点处处可见;如“瑟”、“燕”等字(图37)。“瑟”字左点、中点右出锋,右点左出锋。“燕”字下四点中,第二点左出锋,第三点为圆点。 圆点。起、收笔都倾注于敛,浓缩成一团,即为圆点。《张》碑中的“鸿”、“送”二字(图38)的部份点即为圆点。藏锋起笔,转向右,稍顿即转下,下笔锋尖要肯定,不要犹豫。要像医生给病人扎银针一样,有较强的扎入感。《王》帖中写圆点较多,特别是“三点水”旁的三点,有的用圆点,且三点中间的点,有时紧靠第一点,有时紧靠第三点,有时间隔均匀;如“酒”、“渚”二字(图39)。“酒”字三个圆点,分布均匀;“渚”字中点靠下。这些字例中圆点的写法,与《张》碑基本一致,但有时在写三占中,也出现两个圆点夹一个出锋点;或一个圆点两个出锋点;或三点大小悬殊等写法。至于第一、二点之间、或二、三点之间相连的写法,经常看到,这点在《张》碑中是没有见到的。 3、钩画。隶书中的色钩画,常用笔画替代,有时省略,因此有汉隶无钩的说法。《张》碑中的钩画用笔画替代的。有撇钩、捺钩、折钩三种。《王》帖与其比较,上述用撇、捺、折代替钩的传统写法,全部继承了,不多赘述。但将钩省略的写法,似有不同风格。《张》碑“南”、“独”二字(图40),“南”字除省略钩画以外,它的横折弯钩索性处理成横折短竖,外框扁方。《王》帖中的“南”、“独”字二字(图41),“南”字的钩画被省略,但横折长竖,字很丰富,从视觉上感到比《张》碑的“南”字醒目、大方。《张》碑的“独”字,勾画省略,右横折时转稍圆,收笔圆回,不具钩意。《王》帖的“独”字有钩画。转折为方折,收笔向左钩出。但《王》帖中带钩画的字,钩被省略的不少。如“茅”“得”“有”等等(图42)。总的来说,钩画多被省略。没有省略的用撇、捺、折替代。 以上仅就用笔方面谈了个人的点滴心得。在结体、章法、墨法等方面,王老也以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创新,为我们竖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将在有生之年,潜心地临习、创新,以安度晚年,尽览墨趣之乐。 本文参考资料: 一、白砥编著《汉张迁碑及其笔法》 二、《王超麈书法选集》 三、孔依平编《王超麈隶书》 四、蒋兴国主编《大学书法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