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 ——(宋)李元膺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嚬轻笑浅。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蚤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作品赏析原序: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本篇小序表明词首是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然而,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旧意新调,此词自有可喜之处。上片分写梅与柳这两种典型的早春物候。隆冬过尽,梅发柳继,词人巧妙地把这季节的消息具体化在一个有池塘的宅院里。当雪云刚刚散尽,才放晓晴,杨柳便绽了新芽。柳叶初生,形如媚眼,故云:“杨柳于人便青眼”。人们在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青处,故曰“青眼”。这两个字状物写情,活用拟人手法,意趣无穷。与柳色“相映远”的,是梅花。“一点梅心”,与前面柳眼的拟人对应,写出梅柳间的关系。盖柳系新生,梅将告退,所以它不象柳色那样一味地喜悦,而约略有些哀愁,“约略颦轻笑浅”。而这一丝化在微笑中几乎看不见的哀愁,又给梅添了无限风韵,故云“更风流多处”在梅不在柳。“一年春好处”句,即用韩愈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意,挽合上片,又开下意:“至莺花烂熳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小艳疏(淡)香”上承柳眼梅心而来,“浓芳”二字则下启“百紫千红”。清明时候,繁花似锦,百紫千红,游众如云。“花正乱”的“乱”字,表其热闹过火,反使人感到“无复新意”,它较之“烂熳”一词更为别致,而稍有贬意。因为这种极盛局面,实是一种衰微的征兆,故道“已失了春风一半”。在这春意阑珊之际,特别使人感到韶光之宝贵。所以,词人在篇终申明词旨:“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这里不仅是劝人探春及早,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盖春寒料峭,虽不如春暖花开为人喜爱,但更宜杯酒,而一旦饮得上了脸,也就寒意尽去了。

标签:

猜你喜欢

无为而无不为怎么回复 道教神仙云游四...
一、道教神仙的起源与传承 道教,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其神仙信仰也随之兴起。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修身养性以求长生”这一理念,而后经历了...
如何反驳道家观点不对 静心者胜无为之...
引言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和责任所缠绕,忘记了如何安然地面对生活。传统文化中有一句名言“无为不成”,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
道教六不吃 陈杲明代著名道...
1.0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道教作为一门深厚的哲学与宗教体系,其代表人物众多。他们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不断创新和发展道家思想的实践者。其中,明代...
道教最主要的经典 陈抟的太上感应...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学说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核心思想是以“道”为本体论上的存在原理,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界的和谐。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