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明见
虚心章第二十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大也。身怀大德之人无所不容,他们绝不顺从世俗、随波逐流,只是遵循大道而行。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恍惚:仿佛;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说无而有,似实而虚。
意思是说,大道本体虚空混沌、无形无相,说无又有,似实而虚,让人难以捉摸。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窈冥:深远而昏暗。
意思是说,道虽然虚空混沌,但其中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具备了宇宙的形象,涵盖了天地万物。道虽然深远昏暗,但是其中包含着生命的精质。譬如大如苍穹,虽然虚空,却包罗星辰日月、天地万物;小如微尘,虽然微渺,却有无量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充斥其间。一碗水,清澈见底,释迦牟尼尚言有八万四千虫在里面,何况生天生地生万物的大道。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些生命的精质虽然渺不可见,但却是非常真实而可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阅,观察。甫,始。
意思是说自古及今,道常在不去,凭借她,才能够观察万事万物的开始。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我怎么样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时的状态呢?就是凭借着大道。
大意:
身怀大德之人无所不容,他们绝不顺从世俗、随波逐流,只是遵循大道而行。大道本体虚空混沌、无形无相,说无又有,似实而虚,让人难以捉摸。道虽然虚空混沌,但其中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具备了宇宙的形象,涵盖了天地万物。道虽然深远昏暗,但是其中包含着生命的精质。这些生命的精质虽然渺不可见,但却是非常真实而可信。自古及今,道常在不去,凭借她,才能够观察万事万物的开始。我怎么样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时的状态呢?就是凭借着大道。
札记: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为主体,德为功用,老子在此阐明了道与德的从属关系,并将人的道德修养与大道联系起来,指出有德之人要效法大道。因为道体虚空、混沌,高深莫测,但是其中却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有若无,实若虚。暗示做人也要象大道一样虚怀若谷、深藏不露,具有包容万物、慈俭不争的胸怀和修养。
本章进一步提出了“道之为物”这一观点,“恍惚”和“窈冥”是老子对大道虚空状态的描述。然而,这个虚空却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肉眼看不到的精质。同大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一样,微观世界也是小到无边无际。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一粒尘埃中就包含着一个大千世界、无数细胞生命,同一个宇宙是一样的复杂。今天的我们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而细胞是由无数分子构成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核和电子。相对于一个原子而言,原子核的大小就相当于一间房中的一粒米。而原子核又可分为中子和质子,直到无限小。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微观物质的世界也是无限浩瀚的。正如细菌可以小到看不见,却充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空间,甚至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根发丝。
在上一章和本章里,老子竭力试图用“希、夷、微”、“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等词语来阐述大道、形容大道,使得我们对道有了一些比较感性的认识,那就是:道者,气也。道当然不是气,但气却是道生万物的中间媒介。
对道的阐述始于老子,对道的神化则始于庄子。庄子在《大宗师》中描述: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就是说:“道”是真实而又确凿可信的,然而她又是无为和无形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道”就已经存在;她比天帝和鬼神还要神奇,她创生出万物赖以生存的天和地;她在太极之上却并不算高,她在六极之下不算深,她先于天地存在还不算久,她长于上古还不算老。
于是,老子笔下天地万物之源的大道,便有了“神鬼神帝”的神秘气氛。
此外,庄子发展了老子的道论,首次将道与气联系起来。老子的道论,高深莫测,他只阐述了道创生了万物这一理论,却没有告诉我们道是如何做到从虚无产生万有的。庄子在此基础上对这一过程做出了新的解读,他认为在道与万物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那就是气。庄子认为“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则阳》)”,“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即认为气乃是构成万物形体的原质。所谓气,即是阴阳;阴阳即是道;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源于“气”。所谓“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至乐》)。”又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将气作为道生万物的中介,这就把道的创造性内涵以更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明显的优胜于“天一生水”的哲学观。 庄子的气化论,对后世影响极大,如汉初河上公注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时说:
“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即认为道是通过气的功用来化生万物的,正式将道与气联系在了一起。到了东汉末年,张道陵创建天师道时,作《老子想尔注》以教道民,把道、气、太上老君混而为一,并将道进行了神格化的彻底改造,称:
“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道从此被等同于太上老君,成为道教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神。自此以后,对老子之道的阐释和神化也不断完善,如《太平经》认为:
“夫道者何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而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莫不由道而生也。”
同样认为道是通过元气来生养万物的,也将道与气联系在一起,这是对道的阐释和完善的重大突破。
盛唐时期,道教成为国教,诞生了一批道教学者大师,道教的理论建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道吴筠在《玄纲论》中说: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为道也。”
并言:“天地、人物、仙灵、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
道越发成为囊括宇宙人生、三界十方的至高理论和终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