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嗣琳,俗名王碎五,号得一子,陕西省陇县人。1914年3月15日生,幼读书,十二岁辍学随父经商。然情怀淡泊,以道为心,22岁弃俗出家,入龙门洞道院礼冯高德为师,赐法名嗣琳。
1938年秋,王嗣琳常住西安八仙宫,参加赵理忠高功主教的冬学,又执事八仙宫“磨头”。在完成每日两斗的磨粮任务之余,王嗣琳与同道学习经教义理,阴阳术数和《易经》,常用“奇门遁甲”为人解疑答惑。
1942年,王嗣琳回龙门洞,礼高功闫理孝习全真高功秘法及斋醮科仪,又从傅高善习《皇经》诵持之法。此外,他还请教老修行及中医名师,深研中医医学,为善信排除病患,尤以儿科及针灸颇有造诣,周边乡里多得善慧,传扬有称颂。
1950年,王嗣琳住楼观,寡欲澄心,苦节自励,悉心研习丹经、子书,《群仙要语》及《龙门心法》不离其身,为道友授诵《皇经》之法及高功秘法,同道无不拥戴。
“”中,王嗣琳还乡,暗下与陇县曹家湾村阴阳先生曹公结为良朋至友,互勉互励,互敬互学,惟时十载,集道教斋醮、中医针灸、堪舆风水学识于一身。
1978年,宗教政策恢复,王嗣琳回龙门洞道院任知客,与道众相协奋力,整饰殿堂,重塑神像。洁坛场,壮神威,以严香火之举;认真趣,养元初,为积功行之德。
1981年2月,王嗣琳应楼观台监院杨嗣真道长之请,主持楼观说经台神像开光。3月,应华山住持李信志道长之请,主持华山玉泉院神像开光。同年秋,应邀在玉泉院主持陕西道教经忏,献出了珍藏的全真高功秘籍及《皇经》、《皇忏》、《早晚功课经》、《三官经》、《北斗经》和《老子八十一化》、《三乘纪要》等经书及科仪范本。之后,甘肃天水玉泉观住持闫兴隆道长影印成册,弥补了当时没有教材的空白,亦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道教文化的恢复、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3年10月,应邀主持楼观台水陆超度斋醮胜会,并举办经忏。
1984年7月,王嗣琳再次应邀主持华山法事道场;同年秋,建议并敦促龙门洞监院田嗣舜在龙门洞道院举办经忏,由是缓解了道观缺少经师的局面。 1985年春,王嗣琳住持修复龙门洞下院药王洞道院,他不辞辛苦,四处募化,克自负荷,鸠工庀材。修复初具规模后,王嗣琳归隐千阳县青崖洞潜心修持,施茶舍药,广结善缘,乡里民众交口称颂。同年4月,应邀参加陕西省道教协会筹备工作,共商陕西道教的发展和未来,并于八仙宫主持祈福庆祥大斋胜会,仪礼精严,众皆赞叹。
1986年春,王嗣琳回龙门洞主持三月古庙会法事道场,并协同田嗣舜监院开坛举办全真冠巾仪式。同年仲夏,王嗣琳觉四大不愈,其徒任法玖、陈法永安置他在楼观台修养,终因劳累过度,于农历九月十一日七时羽化登真,享年72岁,归葬于楼观知事坟。
王嗣琳以虚无为心,精诚待人;信仰虔诚,修待严谨;爱国爱教,慈爱和同。不论身份,不分教派,凡遇人相求,王嗣琳皆济之以仁;道友请教,恒以所学尽付,以积累免励之。改革开放后,王嗣琳修复殿宇五所,门徒近百人。王嗣琳入室有五人,分别为任法融、李法科、陈法永、闫法旺、林法贞,传龙门高功斋醮科仪秘法于任法玖、陈法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