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云 郝大通,原名郝升,出生于金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正月初三日。山东宁海人(今山东牟平)。郝家世居宁海州,为官宦世家,历代都有出仕为官之人。其兄郝俊彦举进士弟,官至朝列大夫、昌邑县令。郝大通幼年丧父,但却受过良好地教育,史料记载:“少孤,事母甚孝”,“自幼通读《老子》、《庄子》、《列子》,犹喜《易经》,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不慕荣仕,禀性颖异,厌纷华而慕淡雅,渐隐以卜筮自晦。”成年后的郝大通资质丰美,淡泊名利,无意仕途,“深穷卜筮之数,黄老庄列未尝释手,凡遇林泉幽寂之地,则徘徊而终日忘返”。他曾在梦中得到“异人”指点,对阴阳、律历、卜筮之术,无不精通。他隐于市尘,以卜筮为业。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从关西至宁海传播全真教,见其资禀高古,聪颖不凡,感化其出家修道,经多年磨难,终成一代宗师。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已巳正月,元世祖褒赠“广宁通玄太古真人”,为全真七子之一。 读过郝大通传记,让人明显的感觉到他在全真七子中的独特而怪异的地位和处境。首先,出身特殊。郝大通出生官宦豪门,家财富甲一州,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卜筮之术。虽然出身豪门,却又混迹市井之内,以占卜算卦为生;其次,名号特殊。郝大通拜师后,重阳祖师赐名为璘,赐号为恬然子。但对于师父所赐字号,他一生并不曾用。他所用的“大通”之名,“太古”之字,“广宁子”之号皆非重阳祖师所赐。若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郝大通认为拜师两年,自己一无所学所致;第三,身份特殊。重阳祖师收郝大通为徒之后,与其保持的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关系。重阳祖师赐郝大通“无袖纳衣”,寓意让其独立自主的自由发展,自修自成,并未将其纳入亲传的行列。究其原因是郝大通在拜师修道之前,已精通《周易》,且以占卜为业,在当地名气很大,信众颇多,因而重阳祖师敬其业绩有成而与其保持“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第四,教育方式特殊。重阳祖师对于郝大通的教育指导,并不像对待丘处机那样简单直接(史料记载,重阳祖师曾经几次打断丘处机的臂膀),而是间接婉转,以正面鼓励为主。而另一方面,重阳祖师又鼓励和支持其他的徒弟用“激劝”的方式对郝大通进行批评和规劝。所谓激劝,就是用激烈刺激的言辞,对其行为进行批评抨击。由于郝大通拜师修道后,行为散漫,不能吃苦,曾多次遭到众位师兄弟的“激劝”。在九顶铁槎山王处一曾“激劝”过他,在陕西刘蒋村,谭处端也曾狠狠地“激劝”过他。师兄弟们的激劝棒喝,目的都是想让他下定吃苦修道的决心;第五,拜师特殊。郝大通是结识重阳祖师最早,交往时间最长的一个人,但是正式拜师修道却是拖泥带水,等丘、刘、谭、马等人拜师之后,才最后拜师;第六,特殊。郝大通最初的拜师,只是敬重重阳祖师的人品学识,对于如何修道一窍不通。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重阳祖师处在繁忙的创教传教事务中,郝大通本人也有很多的信众俗务,一个没有时间教,一个没有时间学,一直到祖师仙逝后,丘刘谭马到陕西守灵庐墓,郝大通匆匆赶到,本想一面为师守墓,一面向师兄们学习修道。谁知道遭到谭处端的羞辱,无奈离开。因此说郝大通在拜师后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如何修道竟一无所获。好在后来在终南山云游期间偶然得遇“异人”,不仅传授易法,还传授了内丹之术,并赐名“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这才有了后来在赵州桥下六年的经历。在拜师后的两年多里一无所获,恐怕是郝大通从不使用重阳祖师所赐名字的主要原因。第六,建树理论特殊。通观郝大通在全真教发展过程中的弘道传道,与同门其他师兄弟大相径庭,他一直侧重于易学的研究推广并在后期颇有建树,这一点,从他留世的著作《太古集》中就可以看出,易学研究内容的篇幅较多,传道和方面的篇幅教较少。在内炼理论中,郝大通多以易理来解释丹法,这在全真七子乃至全真教的内炼理论中,独具一格,独树一帜。 一、重阳祖师来山东传教 王重阳在来山东之前,曾得到过仙人指点,说东方不仅有“七朵金莲结子”,而且“将有万朵金莲芳矣”,暗示王重阳的东方之行,不仅会得到全真七子,还会得到上万的全真教信徒。但这些都是后世的神话附会,实际上,王重阳由陕西出发一路东行,最初的目的并不明确,最多也就是想来东方传道度人,至于如何去度人,以及采用什么方式发动和组织道众,都没有确定。王重阳离开陕西时是否意识到或者预见到后来全真道教的发展规模,是很难说的。 王重阳东行路过河北卫州(今河南辉县),亲眼目睹太一道蓬勃兴盛的发展壮况。太一道的迅猛发展模式,给了他极大的启示。太一道为金国初期北方兴起的三大道派之一,传播地域主要在河南北部。太一道创建于金朝熙宗天眷年间(1138—1140年),创始人为为卫州人氏萧抱珍(?—1166年)。萧抱珍早年“既得道,既以仙圣所授秘箓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天眷初,其法遂大行,因之名曰太一教。” 1太一道创建后,在金天眷年间即“远弥响风,授箓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金皇统八年(1148年)金熙宗闻萧抱珍之名,亲自接见了萧抱珍,并赐所居之庵名为“太一万寿观”。萧抱珍于金大定六年(1166年)逝世。 王重阳东行路过河南卫州时,最初曾经有过想法,企图先度化太一道的首领,然后将太一道收入自己麾下。当时萧抱珍已死,掌教二祖萧道熙为萧抱珍之子,年龄只不过十一岁,嗣任太一教掌教之职尚不满一年。但小小年纪的萧道熙并非等闲之辈,王重阳在与其交流期间,很难用言辞打动这位聪慧过人的少年,反而是对于萧道熙出示的一些文章“真人(指王重阳)读之,终不能悟其妙旨,唯点头而已”。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云游道士王重阳,面对这位声名远扬,慧悟绝人的掌教神童,终于彻底死了度化萧道熙,收伏太一道的野心。王重阳此行虽然没有度化到萧道熙,但是对于太一道传教的方式方法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他在以后的传教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重阳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夏天,到达胶东地区,以昆嵛山为中心,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开展了大规模的传教活动。他们在文登建立了“三教七宝会”,在宁海城的金莲堂建立了“三教金莲会”,在烟台福山县建立了“三教三光会”,在蓬莱建立了“三教玉华会”,在掖县建立了“三教平等会”。这就是当时全真道教建立的“三州五会”2( 三州即为当时的莱州、登州和宁海州),仅一年多的时间,入会的道徒信众就达几万人。 重阳祖师在山东的传教,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太一道的发展模式,使得全真教在创立初期,就得到蓬勃迅猛发展。“三州五会”的建立,标志着全真道开始进入了有“会首”,有一定规模的道教组织,并且进入日益显示出自己的教义特点和社会影响的规模发展时期。这种大规模的传教方式,与他在陕西零星收徒的做派浑然迥异,这其中的变异转折,可以用观摩借鉴了萧抱珍太一道的传教方式和经验来解释。尤其重要的是,王重阳在胶东这片土地上发现和收伏了七位,为全真道教以后在全国的兴起准备好了领袖人才。 二、王重阳来山东后所见第一人 王重阳于大定七年的七月来到宁海州,住在朝元观,开始计划实施他的传道大业。他所进行的第一步,就是寻找在当地有影响,有财势,有向道倾向的人,将其收为,寻找不仅能够死心塌地为自己的创教事业出钱出力,而且还能一生协助他开拓传教事业的徒弟。他的这种想法,按照现代人的习惯思维逻辑,也很容易理解。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明察暗访,终于有一个人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人就是郝大通。 郝大通出生于宁海州有名望的的官宦富贵人家,其兄是当朝的朝列大夫(朝列大夫是官职名称,乃文官名,从金始设置。原官名为奉德大夫,海陵王天德二年改名为朝列大夫,为从五品官员。元朝升为从四品,明代为从四品初授之阶。清代废除此官职)后任职山东昌邑县令。郝家在当地颇有势力,古籍记载“家财甲一州”,即家中财产富甲一方,在当地的影响非常大。郝大通本人资质聪慧,自幼读书,不仅精通易学,而且行善好道。“尝梦神人示以周易秘义,由是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厌纷华而乐淡薄,隐德于卜筮中。”《金莲正宗记》3中记载他“资质丰美,不慕荣仕,深穷卜筮之数,黄老庄列未尝释手。凡遇林泉幽寂之地,则徘徊终日忘返。”郝大通家世显赫,家学渊源,为人又好道向善,却又偏偏于闹市之中摆一卦摊,以占卜、算卦为生。古籍中记载: “货卜于世,士大夫环列而坐”。在宁海州的闹市上,郝大通每每摆上卦摊,很多的文人闲客和平民百姓就会围绕他的卦摊周围团团而坐,听他看相、算卦和盘道。 重阳祖师来到宁海州,经过两个月的秘密探访之后,打听到郝大通的情况并亲眼看到郝大通气质不俗、禀性不凡,遂有了劝导、点化之心。九月的一天,王重阳来到郝大通的卦摊前,见众人正围坐于卦摊四周,听郝大通算命盘道。祖师故意背对大通而坐。天色渐晚,众人纷纷离席回家。大通环顾四周,见一人背对他而坐,心生疑惑,便问道:“这位先生,是看相呢?还是算命?请先生回过头来呀?”祖师应声道:“是我该回头还是你该回头?先生为何不回头啊?”大通闻听此言大惊失色,不知所措。重阳祖师起身便走,大通顿时如梦初醒,意识到点化我出世入道的高人到了,于是不顾一切跟随重阳祖师的脚步追上去。王重阳不多言语,带着郝大通回到了他居住的朝元观。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4记载,时重阳付之词曰:“言下领悟如走万里迷途,一呼知返盖其根本知觉,分上夙有薰人三力故耳。”郝恍然大悟,匆忙下拜。至此,郝大通才知道这人就是传闻中来到宁海的得道高人王重阳。 郝大通华山派法脉中之徒孙徐洞阳在其著作《宗师行录》中,记述了郝大通的生平,书中记有:“大定七年,重阳真君王祖师自关西来宁海于市,见师言动不凡,仙质可度,思所以感发之者,遂背肆而坐。师曰:请先生回头。真君应声曰:君何为不回头耶?师慷然异之。真君出,师闭肆从之,及于馆所,而请教焉。真君授以二词,师大悟,不觉下拜,自是日往亲炙。”在徐琰所撰《广宁适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的碑文中,也记述了这段文字。 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在谈话交流中,重阳祖师已流露出点化他出家修道的意思,郝大通亦心仪如此,但想到兄长长年在外为官,高堂老母年迈无人照顾,就没有立即答应跟随王重阳出家。史料记载:“遂于次年(1168年)母逝后,弃尽财物,入于昆嵛山烟霞洞师王重阳学道。重阳乃赐之名曰:璘,号恬然子,后又更名为大通”。重阳祖师初次点化收伏郝大通未能成功,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终于选中了比郝大通更加有背景的宁海州首富,号称“马半州”的马钰。 诸多的历史资料中,都没有记载王重阳点化郝大通的具体时间。记录王重阳生平的《教祖碑》,全称为《终南山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与金代刘祖谦所撰《重阳仙迹记》,是历史上最早的两部王重阳传记,这两部传记中重点是记录王重阳的生平,所以都没有提及关于郝大通遇到王重阳的具体时间。《金莲正宗仙源像传》5以及《广宁适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则是专门记录郝大通生平的史料,而且撰写者是郝大通的法脉徒孙徐琰。记述郝大通的“遇师”和“拜师”时间应当会更加准确详实,再加上众多学者认为《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续编》中考据详实,神秘色彩比较淡,记录有据,可信程度相对较高,因此推论,王重阳见到郝大通的时间要比见到马钰要早,是重阳祖师来山东后见到的第一人,而且郝大通见到重阳祖师的地点是在宁海州的朝元观,都是可信的。 王重阳在遇到郝大通与马钰之前,在宁海州当地做过相当长时间的明察暗访,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志士名人都有所了解。郝大通家财万贯、学富五车,却在集市上摆摊算卦的异举,宁海首富马钰仗义疏财“慈悲善举”的名声早已在山东沿海名闻遐迩,收伏郝大通与马钰之类名流入道,对于单人一身、千里迢迢来山东传道的王重阳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王重阳便千方百计有意识的寻找机缘去接触和结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遇仙园“不远万里而来扶醉人”之说,才有了他与这些“巨富”们的“不期而遇”。正如范怿(宁海名人范明叔是马钰会见王重阳的引荐人,范怿为范明叔之叔父)在《重阳教化集•序》6中言;“大定丁亥中元后一日,真人抵郡,竹冠弊衣,挟笠策杖,径入余侄明叔之南园,憩于遇仙亭。丹阳先生马公继踵而至,不差顷刻,可谓不期而会焉。”这段记述就是马钰与王重阳第一次在范明叔的花园中会面,即“南园之会”。这次会面,并非无巧不成书的“不期而遇”,而是有心人精心安排好的一个局。 三、全真七子的亲疏之别 丘、刘、谭、马、郝、孙、王,共称全真七子,虽然同是王重阳的,但是年龄有大小、拜师有先后、亲疏有远近。在全真七子中,以孙不二的年龄为最长,谭处端次之,马钰第三。孙不二比马丹阳大四岁;丘处机拜师最早,年龄也最小。全真七子在全真道中的地位以及与重阳祖师的远近亲疏关系,也有很大的差异,丘、刘、潭、马四大与郝、孙、王三位是两个层次。古籍《甘水仙源》7中载有《终南山神仙重阳王真人教祖碑》,碑文中就明确把丘、刘、潭、马与郝、王、孙分成两个层次,将前四人称为“四哲”,后三人称为“四哲之亚”。 在全真七子中,拜王重阳为师,是有时间顺序的。据《金莲正宗记》记载,第一个拜王重阳为师的是丘处机,丘处机生于皇统八年(1148年)正月十九日。金大定七年(1167年),当丘处机听到关西高人王重阳在“全真庵”传道时,就立刻慕名而来。九月,“拜于宁海之全真庵”,时年19岁,师赐号长春子。丘处机是全真七子中,拜师最早,年龄最小,寿命最长,对全真道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一个人,王重阳视丘处机为儿子。 第二个拜王重阳为师的是谭处端。谭处端生于宣和五年(1123年)三月初一日。金大定七年(1167年)冬,谭处端因为“醉卧雪中,即感风痹之疾”,久治不愈。当谭处端闻听马钰家中来了一位远方异人后,便登门求医。精通医术的王重阳很快就为其治好病,谭处端被王重阳精良的医术和高深渊博的学识所钦服,遂拜在王重阳门下,时年45岁,重阳赐号长真子。由于谭处端及家族在当地颇有威望,为全真道在当地的稳固发展和振兴起到了推动作用。谭处端是全真七子中年龄第二大的人,王重阳视谭处端为侄子。 马钰是第三个拜王重阳为师的。马钰生于金宣和五年(1123年)五月二十日。马钰虽然与王重阳相识很早,而且第一次见面之后“遂心服而师之”,但是只局限于对王重阳的钦佩和诚服,以师父称之待之,并非正式拜师。一直到建立了“全真庵”,在祖师考验他“分梨十化”之后,才正式磕头拜师。据史料记载,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二月初八,丹阳真人出家……号丹阳子,时年四十六。”这是马钰的正式拜师时间。 第四个拜王重阳为师的是王处一。王处一生于皇统二年(1142年)三月十八日。王处一是与马钰同一天拜在王重阳门下,师赐号玉阳子,时年27岁。这一天,同时拜师的还有王玉阳的母亲周氏,王重阳“训名曰德清,号云靖散人。” 第五个拜王重阳为师的才是郝大通。郝大通生于天眷三年(1140年)正月初三日。其实,王重阳来到胶东后,郝大通是最早与王重阳相识的。相识之后,郝大通虽有跟随师父修道的意愿,无奈老母在家需要照料,因此没有拜师出家。第二年,老母亲逝世,他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三月,自己来到昆嵛山烟霞洞拜重阳为师,时年29岁。按照史载:“重阳乃赐之名曰:璘,号恬然子”。但是这个重阳祖师所赐的名号,郝大通一生从未用过。 王重阳知道,郝大通出身于当地豪富人家,本人精研《易经》,对于星相、术数,相面、算卦、风水及占卜无一不精,在当地的名气已经相当大,并不像丘处机和刘处玄一样是农家的纯朴少年,因此,王重阳对于前来拜师的郝大通,是用“亦师亦友”的心态另眼看待,重阳祖师当即解下身上所穿的纳衣,去掉两袖,送给郝大通,并对他说,你要发挥你个人的专长,自己独立闯出一条路子来。(史载:“时重阳解衲衣去两袖与之曰:“匆患无袖,汝当自成,善传法之意也。”) 第六个拜王重阳为师的是孙不二。孙不二生于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初五日。孙不二自小受到家庭儒教礼仪的熏陶,进入马家后,又长年接受正统的儒家文化影响,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的形象。最初,孙不二并没有出家修道的想法和认识,但是在马钰痴心向道的影响下,夫唱妇随。在马钰出家修道的第二年,金大定八年(1169年)正式拜王重阳为师,出家修道。重阳赐号清静散人,时年51岁。 最后一位拜王重阳为师的是刘处玄。刘处玄生于皇统七年(1147年)七月十二日。金大定九年(1169年),当刘处玄得知王重阳师徒一行来到莱州后,立即与之接触,经过几次交流以后,刘处玄自奉香火,拜在王重阳门下。重阳赐号长生子,时年21岁。王重阳师徒来到莱州时,“莱人从之者众,独纳刘处玄”,莱州前来“拜师者众多,俱皆婉谢,独收刘处玄一人”。正是因为刘处玄的家族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也是后来王重阳师徒在莱州顺利创建“三教平等会”,几日内即有“数千人”加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真七子被分为远近两个层次,从王重阳传道的行为中以及他的诗词中,都能明显看出来。丘、刘、潭、马四人跟随王重阳的时间比较长,深受其影响并深得王重阳喜爱,在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阳离开胶东返回陕西时,就只带了丘、刘、潭、马四大,并没有带其他人。这也充分说明了,在王重阳的心目中,四大与郝、王、孙还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即便是丘、刘、潭、马四大,在他的心里,位置也不完全相同。王重阳曾有诗云:“一子二侄一山侗,连予五个一心胸。六明齐伴天边月,七爽俱邀海上风。真妙里头拈密妙,晴空上面摄虚空。东西南北皆圆转,到此方知出处通。”8又有诗曰:“一弟一侄两个儿,连予五逸做仙持。结为物外真亲眷,拜托人间假合尸。周匝种成清净境,递相传授紫灵芝。山头迸出灵华会,我趁蓬莱先礼师。”9诗中的意思很明显,在王重阳看来,马丹阳就像是他的弟弟,丘处机与刘处玄就像他的儿子,而谭处端则像他的侄子。很显然,这种排列顺序,既不是按照年龄大小来排,也不是按照拜师时间的顺序来排,更不是按照得道的前后或者深浅来排。 对于全真七子中分为两个层次的说法,从马丹阳的一些诗词中也能明显的看出。马丹阳为人诚实敦厚,素有长者风度,在处理师兄弟的关系上,有意模糊这种远近关系,他在《寄谭刘郝三师友》一诗中将谭处端、刘处玄与郝大通并列,显示出浓浓的同门师兄弟的情谊。 马丹阳还有《思郝仙》词一首,表达对于同门师弟郝大通所取得的成就深感欣慰,词曰: 决烈修持是郝仙,孤云野鹤最悠然,我虽环堵望齐肩。日日炼心烹药鼎,时时运火补丹田,功成同上大罗天。 谭处端虽然对郝大通有激劝之语,但毕竟是同门师兄弟,他在《水云集》10中提及郝大通与王玉阳,认为两人虽为“异派”,但却是“先传”。谭处端在《水云集》中《长生先生作满庭芳赞道释寄助缘卢公武德》一词中曰: 释氏禅宗,老君道祖,吕钟海蟾明天。重阳立教,东海阐良缘,唯度丘刘谭马。分异派,王郝先传。将来去,十洲仙会,霞友性团圆。 四、打破乞食用灰瓦罐 大定八年(1168年)三月郝大通拜师后,便开始了全真道教最基础的苦修行。重阳祖师命其身穿破衣,手提灰瓦罐,在宁海城里,挨门挨户去沿街乞讨。郝大通出身于当地豪门大户,多年来又以占卜为业,混迹市井,有很高的名声,也有众多的信众,是当地的名流,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识。重阳祖师此时命他身穿破衣,手提瓦罐,沿街乞讨,极不适应。他走在大街上,抬不起头,迈不开步,面红耳赤,自觉颜面尽失。此时的郝大通虽然身入道门,但是凡心依旧,相比丘处机“侍重阳师三载,未沐一言之诲,若起嗔心,久为下类矣。惟鞭策之甚,真为爱我之切,故归化时,方有‘此子可教,吾宗赖有大行’之句。后得师兄丹阳悉心指导,归山炼心养性,三遭魔难而不动,没于洪水而不知,虎卧于旁而不畏,初心真切,久之心空,心空性见,而大事完矣。岁出山度世化人”,丘处机同郝大通一样,并未得到重阳祖师的传授,也未入修行门径,但他无怨无悔地坚决态度,郝大通可谓大不及焉。更不要说与切责而无悔的马钰、节烈弃家的谭处端、律己极严之王处一相比了。这和郝大通的出身和职业有关系,郝大通出身官宦,混迹市井,占卜为业,世事洞明,相比马谭丘王,沾染市井习气甚重。因此才有了打破乞讨瓦罐的事情发生。《仙鉴续编郝大通传》对于此事有专门记载。 打破乞食用的瓦罐,重阳祖师并没有责怪与他,而是又给他一个新的瓦罐,还在瓦罐上题写两首绝句,鼓励和教育郝大通。在《全真集》中收录了王重阳为此事所做的诗。《郝升化余打破罐,因赠二绝》: 扑破真灰罐,均得害风观。真待悟残余,有个人人唤。欲要心不乱,般般都打断。子午卯酉时,须做骷髅观。 郝升,是郝大通原来的名字;化余,即化缘。沿街乞讨化缘是全真道士的一种修行方式。前一首讲述事情的缘起,郝大通刚开始学习苦行修道,沿街乞讨化缘,但总是顾及颜面,心有所思,三心二意,不能收伏心意,潜心修道,以致打破乞讨所用之灰瓦罐。全真道以苦修苦行著称,打破乞食用的家伙,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重阳祖师令其深切体悟乞觅残食中的残余意义。后一首则要求郝大通以骷髅观炼心,欲念一起,立即斩断,使得浮躁张狂的心境逐渐平复下来。重阳祖师将这两首绝句提写在郝大通用于乞食的灰瓦罐上,所以诗句很短,内容也并不复杂,只是告诫郝大通要放下颜面,静下心来。 大定八年(1168年)八月,郝大通结束了五个月的乞讨化缘生活,开始跟随王重阳等到文登传教。师徒们同住在姜氏庵,后又回到宁海州,同住金莲堂。在这段时间里,郝大通参与了文登的“三教七宝会”、宁海的“三教金莲会”的创建活动。 五、 铁槎山遭激劝 郝大通的出身和经历,使他养成了性格高傲冷僻的习惯。王重阳认为,此类人不能用常法度化,非激之不可收伏。所以才有在众目睽睽之下“背肆而坐”之举,目的是让高傲的郝大通在众人的目光之下受到轻视,引发了郝大通的惊异与震动,进而激起潜在的寻求名师、出家修道之心。另外,王重阳可能已经估计到自己不可能长期的、及时的指导郝大通修道,因而有意识地安排众以“激劝”之法刺激、劝阻和帮助郝大通。所谓“激劝”之意,乃是通过激烈言辞的讥讽、打击、棒喝,达到令其自省自悟之目的。王处一是以极端刻苦的修道精神在众师兄弟中独树一帜的,对于高傲、散漫的郝大通来说,无疑是身边的楷模,安排郝大通与王处一同住同修,要比王重阳自己当面训教劝说的效果更好。于是,金大定九年(1169年)的六月,王重阳命郝大通前往铁槎山,与王处一结伴修行。 铁槎山,又名铁查山,在今山东荣成的南端,黄海之滨。铁槎山有九顶,主峰清凉顶海拔539米。山上有洞,曰“云光洞”。“槎”字在古代亦称为“筏”,指用竹木制成的水上交通工具。铁槎山山临大海,山势险要,风景秀丽。在春夏时节,海上多雾,水雾之气伴随着海风,从海上飘来,积聚于铁槎山的山谷及山腰,将整个铁槎山笼罩在一片虚无缥缈中,九个山顶在云雾中隐约可见,阳光透过云雾照在山洞口,有彩色祥云自洞口喷涌而出。“山顶如海上之槎”,洞口涌五色祥云,故称之为“九顶铁槎山,八宝云光洞”,这正是玉阳子王处一的修行的地方。 郝大通遵从师命,来到九顶铁槎山,开始与玉阳子王处一结伴。根据《续编》和《像传》等史料中记载,郝大通来到铁槎山同王玉阳一起结伴修行的时间,总共大约两年零四个月。在这期间,王玉阳曾经多次“激劝”过郝大通。史料中记载:“王玉阳以师(师指郝大通)不立苦志,忠告而激劝之”。 郝大通出生于宁海,从未离开过家乡,始终只在家乡一带活动(铁槎山也属宁海州)。由于其家族在当地有很大影响,他本人在当地的名声也很大,仰慕者追随者众多,求其占卜、预测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来到铁槎山的郝大通平时很忙,不仅要接待不断追随而来的占卦、算命者,还要应付那些旧日的亲朋好友,整天疲于应付,忙得不亦乐乎,静心修道的事情自然就排不上日程。所有这一切,王玉阳都看在眼里。 王玉阳是如何激劝郝大通静心修道的,史料中没有更加详细的记载,但是在王处一的《云光集》11中,有一首《赠卜者》的诗,似乎就是当时“激劝”郝大通时所作。 赠卜者 推穷天理甚分明,特与时人决困程; 察解阴阳时否泰,能通日月数亏盈。 顺行九耀灾难反,复变三阳祸不侵; 莫待无常天限至,和贤尽总落深坑。 从诗词中可以看出,一向以刻苦修行著称的玉阳子王处一对于郝大通高傲冷峻、自由散漫、飞扬浮躁的举止行为和整天忙于应付那些亲朋故友、占卜算命者非常看不惯,劝其抓紧时间收敛身心,静下心来潜心向道。诗名“赠卜者”,而不说出名姓,更不言师兄,是有故意激怒他,劝告他甚至警诫他的意思。几次“激劝”与忠告,似乎没有起到太好的作用,反而激起郝大通的反感,产生了离开铁槎山的想法。金大定十一年,当郝大通得知王重阳仙逝的消息后,认为离开铁槎山的机会来了,随即告辞离开。 自大定十一年十月,郝大通与王处一分手离开铁槎山后,兄弟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几十年过后,当郝大通将要去世时,命将一领道袍送给王处一。当王处一收到道袍的时候,郝大通已经去世了。王处一看到这领道袍,两只袖子是后接上去的,知道这领道袍是重阳祖师送给郝大通的那件无袖纳衣。此袍原本无袖,现在两只袖子是后接上的,郝大通是想向王处一表明,感恩师父的教诲,自己经过多年的励志苦修,已经。但是王处一并没有接受郝大通的馈赠,将道袍原物送回,并借此启发、指引郝大通送衣的和身边的以修行之法,还了郝大通赠袍之情。王处一当场赋诗一首,题为:太古郝公升霞,门人送袍不受,以此赠之:其诗曰:彼物回将去,分文没往还;一灵真性在,脱尽生死关。 六、赴陕西为师守墓遭斥 对于王玉阳多次的“激劝”,令一向高傲自负的郝大通颇受刺激和打击,他决定离开铁槎山,离开对他看不惯的王玉阳,外出寻师访道。十月,郝大通离开了山东,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苦修苦行,他一路乞讨来到陕西。到了西安后,一边乞讨,一边打听师兄们的下落。 大定十二年(1172年),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与丘处机四人将重阳祖师的灵柩迁回陕西户县,安葬于刘蒋村。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要在师父的墓前守墓三年以循守孝道。庐墓是是中华文化传统,为儒家所看重。孔门在孔子死后,子贡曾在师父墓前守墓三年。《孟子》一书中记述过子贡庐墓三年的故事:“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在《户县秦渡镇重修志道观碑》的碑文中,记述了马、谭、刘、丘四位效仿孔门在恩师墓前守墓三年的事迹:“方其护祖师之柩,归而克葬之后,高弟能继志述事者有之,庐其墓侧者有之,于斯时也,何异乎吾夫子殁而门人治任将归相向而哭之意欤?”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制,一般说来,只有最终确定师徒名分的,才有庐墓守丧的责任和义务,才有资格在师父的墓前守墓。马、谭、刘、丘四位在重阳目前庐墓三年,正式基于他们同王重阳的特殊关系。四子为重阳祖师庐墓三年,既显示了对恩师教诲的一片感恩之心,也标志着真正师徒名分的最终确立。 根据元代李道歉《全真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记载,王重阳早期在陕西的刘微通也曾为王重阳庐墓三年。陕西史处厚、严处常在长安迎接护送长春祖师灵柩返回陕西的马、谭、刘、丘四人,一同返回刘蒋村,不仅同样庐墓三年,“居祖庭又逾十载。”12由此可见,这几位也属于亲传之列。 郝大通从山东一路乞讨,来到陕西西安,打听清楚师父的安葬之地后,又一路风霜赶到户县刘蒋村重阳墓前叩拜行礼。郝大通此行,除了在师父陵墓前行礼之外,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虽然拜师一两年,但一直没有机会向师父请教入道的功夫和学问,现在师父不在了,正好借助守墓的机会向师兄们请教。 见到马谭刘丘四位师兄弟在重阳祖师的墓前守墓,郝大通便向师兄哀告,表达了自己想同师兄弟们一起为师父守墓并向师兄们请教修道功夫的心愿。马钰年长,人品宽厚,听此言后垂目无语,而刘处玄和丘处机年龄尚小,不便表态。只有谭处端侧目厉声道:“你就会跟着别人的脚后跟转吗!”郝大通闻听此话,眼泪夺眶而出,顿足捶胸,转身在师父灵前跪拜后,起身夺门而出。 当代学者张广保教授认为,郝大通庐墓的要求被谭处端严词拒绝,据此说明四子并不认可郝大通的身份。客观的说,从谭处端话语的内容看,也并非不认郝大通为同门师兄弟,而是说修行不能跟随别人的脚跟转,此话虽为“激劝”之言,实乃“激将”之法,并非远近亲疏之别。谭处端的一番话,极其深痛的刺激了郝大通,促使他下定了苦修的决心和励志成功的信念。关键时刻对其实施“激劝”,也符合重阳祖师授徒的“随材施教”之法。应该说,王重阳的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与孔夫子“不愤不起,不悱不发”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谭处端在祖师灵前对郝大通的“激劝”棒喝,各种史料上都有记载:“(大定)十二年,葬真君于祖庭,师(指郝大通)欲与四子同庐墓侧,长真激之曰:‘随人脚跟转可乎?’师明日遂行。”郝大通离开刘蒋村后,在终南山一带云游,寻访高人,探求入道的门径。当他在岐山云游的时候,得遇一位“异人”,不仅为他精解《易》经,还为他指点了修道途经,教授了内炼之法。史料中记载:不仅再次“收益《易》之大义”,使郝大通受益颇深。“异人”还对其赐名“偶得名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 从此以后,郝大通即用此名号,对于当初拜师时,“重阳乃赐之名曰:璘,号恬然子”,则再也不提。 七、自行修德 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已经三十七岁的郝大通在沃州行化乞食,猛然间回想并领悟出王重阳当年告知的修道密语,于是走到沃州的一座桥下(郝大通范圆曦认为并非沃州桥,而是“赵州南石桥下”),端坐不语。据史料记载:“兀然团坐,一言不发,终日不语,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常与小儿辈嬉戏,饥渴不求,寒暑不变,人馈则食,不馈则否。河水泛滥而不动,亦不伤;亲戚看之而不答,亦不收赠,寒来暑往,如此者六年,人呼不语先生。”当地儿童见他如死人一般,便常拿他做游戏,在他的头顶上堆砖,并告诉他千万不要动,否则将掉下来,郝大通果然一动不动。“如是水火颠倒,阴阳和合,九转还丹之功乃成,遂忻然而起,杖屦北游于真定、邢、洛间,在滦城经神人受在《易》秘义后,开堂演道,远近常听者达数百人。于是广招,以度人利物为已任,四下闻名。”郝大通在桥下六年,,他从此游走于河北的真定、邢、洛地区的平民百姓之中,全力传播全真教。 关于郝大通修道、悟道、得道,他有一首题为《悟道》的诗写得明白:“一七元中九六年,始知我命不由天。炎风鼎内消红雪,偃月炉内炼红莲。斜枕曲江方睡觉,海经三度变桑田。南柯昔日黄梁梦,说与昆嵛太古仙。”大定二十二年( 1182年),有一次他路过河北滦城,再次遇到“异人”(即神人),再次传授“大易秘义”给他,从此他为人占筮,说起过去未来之事,无不灵验。自此,名声大燥,远近闻名,每次升堂讲道,听者多达数百人之多。 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秋,郝大通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山东宁海州,居住在城东南二里的先天观,“继阐教化”,并且广收门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道教流派——全真道华山派。拥有范圆曦、王志谨、徐志根、张志信、姬志真、孙履道等。崇庆元年(1212年)十二月三十日,郝大通仙逝于宁海先天观,终年73岁。 关于郝大通留世的著述,据《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续编》中谓其著作“有问答歌诗,《周易》、《参同》演说图像,总三万余言,目曰《太古集》。” 据其范圆曦13统计,计有《三教入易论》一卷,《示教直言》一卷,《解心经》一卷、《救苦经》一卷,《太古集》一十五卷等8。今日所存《太古集》仅有四卷,收录于明代《正统道藏》太平部,其余多数已佚失。 郝大通的得意范圆曦深受郝大通的器重,据《普照真人玄通子范公墓志铭》云:“太古深器之,潜授秘诀,且属以观事,常住多羡余几十万缗,听其出入不问。”郝大通所居道观节余达几十万缗(缗,为穿铜钱的绳子),由此可知郝大通成道后,占卜预测的能力更加神鬼莫测,对于生财之道还是很精通的,这一点,就和重阳祖师倡导的行乞觅苦的全真教修行方式有天壤之别。当然,郝大通在立苦志之后,颇多惊世之举,终于成为一代高道宗师,他的两个范圆曦、王志瑾更是名扬天下,身后流传的全真道教华山派一脉,承传至今,成为继全真龙门之后的第二大教派,在道教界影响很大。 注释: 1,见明代人无名氏编纂《卫辉府志》卷十三《萧抱珍传》 2,三州五会 见《道藏》25册788页 3,《金莲正宗记》卷二 载《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道藏》第三册 4,载《正统道藏》洞真部传记类 5,《金莲正宗仙源像传》 《道藏》第三册372页 6,《重阳教化集》 《正统道藏•太平部》 7,《甘水仙源录》 《道藏》19册725页 8,9,《金莲正宗记》 《道藏》第三册 349页 10,谭处端《水云集》 《正统道藏•太平部》 11,王玉阳《云光集》 《正统道藏•太平部》 12,史处厚 见《道藏》19册 518页 13,范圆曦《太古集•序》见《道藏》第25册 866页
上一篇上一篇: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与悟道之法探究
下一篇下一篇:都有哪些学说让我来告诉你